动漫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国家一直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相比美国以及日韩市场,我国的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动漫貌似繁荣的背后,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仍处在初期,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圈子较小,比较孤立;动漫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分工也不明确,无合作意识;动漫商业化产品人才不足。面对人口众多的中国受众人群,如何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挖掘市场潜力,以及培养更多的动漫人才,完善动漫行业的产业链?本期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动漫游戏中心主任邓丽丽、酷巴拉创意(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秦超、天津资深动漫专家高杰来为大家解读中国动漫产业所面临的现状。
重量更需重质大动漫概念要明确
据《2013动漫产业发展辑要》 显示:2012年我国动画产业整体产量增速放缓, 继续2011年发展的良性转变趋势:由注重产量、规模转向强调动画作品的质量与效益。精品导向已是业内共识,动画产业领跑区域及企业群体正逐步形成,国家级重点动画产业基地/园区以清晰的产业定位与特色鲜明的发展模式正逐步迈入特色化发展阶段。 电视动画片播出仍是原创型动画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但销售价格严重偏低,是桎梏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的症结。
从产量看,2012年我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95部222938分钟,约合3700小时; 继续2011年即已出现的动画产量增速放缓之势,2012年中国原创动画产量,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早在2010年,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注重品质、创制精品已然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秦超表示:“虽然国家政府重点扶持,但现在大多数企业其实钻了政府政策漏洞,还有很多外行进入,让动漫产业缺乏动漫商业化营销团队,动漫授权领域人才匮乏。动漫元素无法跟其他商品有效结合。动漫周边难以形成有价值商品。大多数的认识仍处在窄动漫概念,不懂大动漫概念。现行的动漫投资模式,创意不是获得市场的认可,而是得到投资人的认可。所以现阶段中国成为国外动漫倾销市场,国外动漫品牌衍生产品生产能力强,中国成为巨大的动漫消费市场。”
有好内容做好漫画拉动动漫衍生品
由于动漫营销策略与其产业发展要求的偏差,致使诸多动漫产品难以在市场上最大限度地展现其经济和艺术价值。
“目前来看,动画产业的商业模式存在问题, 动画片收入较低, 因为动画片只能靠在各电视台播放,以一天一集的频率播放,很快就会播完,所以只能靠不停地制作续集来为动画片的衍生品做宣传。 在中国的动画原创公司只有500个左右,目前很多企业依靠政府的补贴,但主要还是要靠市场来调节,这些动画公司还怀揣着自己的梦想继续往前走,趋势还是利好的,我们只需要时间与过程。”邓丽丽说,“没有好的内容,好的漫画,就不太会有好的衍生品。我们不要模仿别的国家,做漫画、游戏、动画片都必须有好的作品,没有好作品,人们不认知,就不会有影响力,更不会做出好的衍生品。”
秦超表示:“对这一现状,主要是要健全动漫产业链,动漫行业多跨界合作,我们动漫人走出自己的圈子。如果一个动漫项目需要投资,你要完善项目计划、商业模式,监督项目进度,加强打造动漫商业化营销团队,整合动漫发行方。真正做到让投资人放心。对于中国不健全的产业链, 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如今我们已经搭建了IDACG动漫经纪平台,真正为打通中国动漫产业链做微薄之力。”
“在《动漫营销》一书中,提过关于动漫衍生品的问题,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则是让动漫元素自然的融合到产品中,而不是硬生生地把两个不同的东西合作在一起。”他说。
深入生活影响生活打造文化主力军
邓丽丽指出:“现在动漫不仅仅是针对孩子与部分爱好者,而是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动画技术手段、漫画形式表现在每个领域,甚至航天技术都用动画手段表现卫星发射图。每个行业都能用动画作为表述,通过描绘方案来表现。如坐地铁公交都有动画人物的指引。如果我们能创造出有代表性的动漫人物,那将对我们的旅游业也带来巨大的收获。如:hellokitty已成为日本旅游形像代言,作为漫画形式影响生活。好的动画、内容附于人们生活。改变人们生活,影响人们生活。”
“其实浮躁是我们自身一直以来最大的问题,不光是动漫行业,整个社会都是这样,急功近利、只争朝夕的心态让任何事物的本质都蒙蔽在浮华的表皮之下,使得人们将短期利益看得越来越重。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静下心来、戒骄戒躁、认真工作,在每一个环节上,每一个细节上都要做到尽善尽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高杰说。
秦超也表示:“在《动漫营销》一书当中重点也提出了泛动漫、大动漫文化概念,就是运用艺术手段来充分表达人的梦想。通过我们这些从业者带着梦想般的创意去创作,去帮助观众实现了心中梦想,而对于观众来说,动漫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高于现实的表达方式。至于如何让动漫行业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的主力军,一定是我们大批有梦想的动漫人执著地去创造一个动漫的世界,当这些卡通人物深入我们生活中的时候,才是这些动漫价值最大的地方,那时就会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力军。”
不能太急功近利要考虑人才和资源
动漫基地重复建设、盲目跟风,动漫展会面临产业发展瓶颈,造成了很多经济上的损失,对动漫行业带来负面影响,给很多富有激情的动漫创作人带来失望。
高杰表示:“当我们从业者面对这一巨大的历史机遇与挑战的时候,忽然发现有很多无形的手在阻碍着我们的前进。资金、渠道、人才、内容、品质、产量、规模等等。”
针对这一问题,邓丽丽指出:“动漫会展、动漫产业基地目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确实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但集聚效应还是有必要的, 而我们所要改变的缺点则是要放慢脚步, 不要走得太快。目前各地已经意识到这种情况的严重,都在积极地调整,在好转。”
秦超说:“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国家对动漫行业给予了极大的扶持;再次,各地政府纷纷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加以发展造成的。但是政府忽视了一点,动漫产业区别于其他的领域,并不是靠这样扶持的,本身要考虑当地是否有这样的企业与人才。各个动漫基地的建设,以及近几年各个动漫展由少到多、由单一到丰富,对于产业的发展还是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至少它以自身的迅速‘升温’带动整个产业‘热’起来。”
开发多种人才完善动漫市场
秦超说:“作为商业动漫人才来说,要通过自身的运作方式和特点,形成符合经济规律要求的动漫市场,就必须使各个环节协调合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真正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面对市场,研究市场,了解观众需求,才能把握市场,开拓市场,赢得市场。只有动漫具有经济价值才能体现艺术表现性和给予观众的观赏性。
邓丽丽则表示:“很多学院派出来的动漫人都是管理人员,而动漫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则是工作人员。近几年很多大学都开设动漫专业,但由于师资不够,导致就业亮黄牌,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很多高端动画公司认为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过关,要再次进行二次培养。 建议人才培养实行走两端的方式。 一为高端管理人才,二为制作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好的市场环境,靠市场从需求出发,按市场规律走,才会涌出更多动漫人才。”
“表面看来我们作品缺少一些更加市场化的元素或是精神内核,但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源于我们动漫行业长期缺乏专业性的策划人员与编剧人才,因为我们的产业内部还没有形成一个可以保障专业人才生存发展的模式。我相信在中国大地从来就不缺有理想有志向有技术的人才,缺的是具有历史前瞻目光的管理者和领路人,我们急需的是成熟的市场环境及完善的游戏规则。”高杰说。文/刘宛婷
动漫产业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国家一直加大对该产业的支持力度。但是相比美国以及日韩市场,我国的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动漫貌似繁荣的背后,问题也是层出不穷。目前我国动漫产业仍处在初期,说的人多,做的人少;圈子较小,比较孤立;动漫产业链尚不完整,产业分工也不明确,无合作意识;动漫商业化产品人才不足。面对人口众多的中国受众人群,如何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挖掘市场潜力,以及培养更多的动漫人才,完善动漫行业的产业链?本期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动漫游戏中心主任邓丽丽、酷巴拉创意(北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秦超、天津资深动漫专家高杰来为大家解读中国动漫产业所面临的现状。
2013-10-23
(新闻来源:今晚网-渤海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