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动漫网络  
     
 


从手机动漫标准到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学习之外——
动漫高研班在“进化”

 
 

  11月19日,2013国家动漫产业高级研修班(动漫编导方向)在北京电影学院结束了为期13天的学习,这是文化部文化产业司5年来主办的第16期高研班,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第4次承办的高研班。
  就十几天的学习内容来看,本期高研班所体现出的不仅是主办方为提高国内动漫人才专业水准所做的不懈坚持和承办方为组织和实施有关教学内容所做的努力,还有高研班自身的“进化”——从单纯的知识输送转向兼具政企就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沟通对话的功能,如第15期新媒体方向“厦门班”设立专门课程向企业宣推最新出台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本期高研班安排了关于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最近建设情况的座谈会。
  “用十几天学习学点战略”
  北京电影学院与高研班的“缘分”可谓不浅:从2008年11月的动画剧作方向, 到2009年11月的动画导演方向,到2012年9月的编剧创意方向,再到今年的动漫编导方向,5年来陆续承办了4期高研班。
  在谈到本期高研班的研修方向时,北京电影学院校长张会军认为当前动漫制作中的前期策划有待加强,“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要受穷。算计,就是规划和策划。”他用一句俗语这样概括,“怎么规划、怎么策划,在商场上人家未必会告诉你,但在这里你什么都可以问,而我们也可以通过你们的诉求来了解动画市场上发生的变化。”
  “学习和讲座给不了饭碗,教不会能力, 希望大家借此打开思路,用短短十几天的学习学点战略。”在11月7日的开班仪式上,北京电影学院副校长孙立军说。
  这么说或是有一定底气的——开班次日, 北京电影学院第十三届动画学院奖举行。 学院奖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首创于2001年的针对原创动画短片的评奖活动,被誉为“中国动画短片奥斯卡”,活动期间不仅有国际性的影片展映,还邀请国际知名动画人士到校开展专题讲座、学术论坛等交流活动,可谓“大师云集”。“本期高研班有法国、美国的专家学者来阐述他们最前沿的思考以及最尖端的技术和应用。”孙立军说。
  “课程的选择度比较高,因为除了课表上安排的,还有学院的其他讲座也可以去听,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中国动漫集团国家动漫游戏综合服务平台创意总监朱险峰对记者说, 他已是第5次参加高研班学习。除了朱险峰这样的老学员,还有两类特殊的“连续”学员。
  一类如大连胡军漫画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军和沈阳博士兔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杨纯财—— 他们在11月2日结束厦门新媒体班的学习后,只休息了4天, 又来到了新一期的高研班。“个人感觉不如厦门新媒体班的‘干货’多,而且学员构成也不同, 企业老总只有约1/3,谈市场谈合作的少了。”杨纯财前后对比着向记者讲学习感受,“不过,还是有收获的,毕竟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对动漫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有了解,然后才能从全局进行预测和判断。”
  另一类如广西九思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动画导演代长军——他参加过2009年的动画导演班。“那一期有好几个一线主创的经验谈,虽然都是国内的,但讲得很实在;国外专家名气虽大,但很多内容听着有一些‘悬浮’感。”他语气平静,“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吧。”
  而对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教师孙立来说,高研班最重要的一个收获是通过和企业老总交流,了解到他们的人才需求。“三五年教下来,自己觉得学生成长很快,很有成就感,但是其实和企业所需的并不一样。”孙立说。
  素材库:动漫行业的基础设施
  11月13日,高研班围绕国家动漫公共素材库项目召开了座谈会。 该素材库于今年8月29日宣布上线,是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承建的动漫领域公益性动漫素材服务平台,其目标是建设一个集各种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素材资源共享平台,以征集和专门制作的精品素材资源为起点,以上传积分贡献制为运转核心,鼓励企业和个人上传素材资源,并获得相应的下载权利,从而打造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素材共享中心,提高全行业的素材复用率,降低动漫生产成本。
  素材库被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高政比喻为“一条路”。“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是在为动漫产业修一条路,怎么把路修得更好,修好后怎样投入使用,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高政说。
  据国家图书馆信息网络部赵娜介绍,经过两年多的调研和筹备工作,素材库已完成了原定的一期工作计划,包括整体平台搭建、动漫素材资源入库、动漫素材分类及标准制定等,实现了动漫素材上传、下载、素材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建立起了九大精品专题素材子库。二期将以市场运营工作为主,力争在短期内把素材库推向国内动漫企业和动漫制作者,同时进行资源建设和平台研发工作,并增加动漫素材交易、动漫素材项目合作功能。
  “二期的市场运营工作包括: 一是做好市场调研, 进一步了解动漫行业需求,使项目二期在功能和服务上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二是维护平台正常运营,逐步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高效运营体系;三是多渠道开展市场推广活动,逐步树立起素材库的权威性。”赵娜说,“动漫素材资源建设包括四方面:题材上继续民族文化历史性题材资源建设、吸收一定数量的国内外优秀精品素材资源、按照动漫作品设计制作流程增加新的分类、增设新领域如手机和移动终端的动漫素材。”
  动漫素材交易系统则是一个专门为动漫素材提供相关交易服务的电子商务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打造一个集用户注册、素材产品发布及交易、素材商品下载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系统;动漫素材项目合作系统是以互联网服务平台方式,为动漫素材的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流、业务沟通、交易撮合、交易实现等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平台系统发布需求任务、设计并上传自己的作品,还可以选择需求方发布的任务进行设计投稿,然后获取佣金。”赵娜介绍。
  让企业以主人翁的心态
  参与素材库建设
  “素材库最终是为企业、 院校和广大动漫从业者服务的, 所以希望大家能以主人翁的心态提一提意见、建议以及想法和需求。”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动漫处处长宋奇慧说。
  “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平台来推广、运营、销售漫画作品,这也是企业家互相学习、加强沟通的桥梁。”胡军从漫画企业经营者的角度表示要配合素材库并借此寻找企业更多的发展机会。吉林动画学院动画系主任蒙江则从动画创作角度对素材库的出现表示赞赏,“素材库是每个动画人都要面对的问题,现在的动画人一般会在一些相对成熟的素材论坛进行交流,建立国家级素材库是非常好的事情,我觉得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素材标准要避免良莠不齐,二是产品在满足动画创作人的需求方面,如何既实现‘大同’又通过交互式满足‘小异’。”蒙江说。
  在素材库的当前建设方面,湖北江通动画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帆建议增加已经上映的动画电影或电视动画的分镜头和剧本,动漫作品的票房和收视率等内容,“每部作品都有其成功和失败之处,如能放在更广的平台上进行讨论,无异于行业的一次整体培训。”孙立军提出增加关于文字、剧本、理论研究等内容,建立适应未来发展和多样化需求的“大动漫素材库”。
  与当前的建设相比,未来的推广和使用或许更复杂也更重要。“开通以后多少人会用?要实现真正的实用性,是很难的。”孙立军认为实用性的突破口应从高校开始,因为传统教材里的图片数量和质量都很有限,教学中多由教师到网上寻找、选择,但会受到教师个人的评价体系的影响,所以,“在校的几十万大学生非常需要这个素材库。”
  “扩扩容、充充电、打打气”,是三亚学院动画专业主任刘阔参加高研班的感想,在谈到素材库的未来时,他说;“将来,我们做片子之前必须要打开这个素材库,否则心里没底。”
                                          2013-11-21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