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
|
|
|
|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
|
|
|
|
|
天津文物竞买成绩喜人 书画走势稳金石成热门 |
|
|
|
|
|
新年已至,各地2006年度秋季拍卖都已基本收槌。天津文物2006年秋季竞买会也于日前圆满落幕,几个专场的总成交额达八千余万元 ,总成交率55% ,成绩十分喜人,会场上屡有竞买品的天价诞生。早在此次竞买会开始之前,已有北京、天津、辽宁、山东、江苏、浙江、香港、台湾等地及韩、日、美等国的收藏家表示亲自或委派代表参加竞买,这也正是诸多珍稀文物艺术品荟萃一堂引起了众多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的浓厚兴趣。
天津市文物公司2006年春季竞买会取得了良好业绩,由于他们征集艺术品经过专家层层鉴选,严格把关,所以在国内外艺术品收藏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反映在竞买品上就是整体档次的提高 。上海、济南、苏州、杭州、南京 、扬州等14个城市的国有文物商店均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精品佳作 。由于他们在经营活动中始终坚持“诚信”原则,加拿大、意大利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收藏家们纷纷主动送来藏品,参加此次盛会。预展从第一天开始,就吸引了各地数千名收藏家和收藏爱好者,这是出乎人们意料的。
中国书画近几年总体持续在低谷徘徊,但天津文物公司的书画经营走势较为平稳。此次竞买会的成交率达46%以上。第一件作品刘奎龄《群仙祝寿》成扇从2.8万元起叫,场上买家竞至12.1万元 ,赢得碰头彩。津门名家陈少梅的人物四条屏自180万元起叫,竞价至330万元成交,是本场书画的最高成交价。清雍正帝御笔书法以89.1万元成交,张大千《荷香四溢》、齐白石《映日荷花》、徐操《崆峒访道》分别以88万元、55万元、53.9万元成交,成为书画专场的亮点。可见名品佳作依然抢手。
与中国书画市场现状形成鲜明对比 ,持续走高的金石专场成为本场的热门 。瓷器成交率达67%。明宣德青花海水石榴纹贯耳瓶以374万元成交 ,两件清代乾隆时期的官窑重器青花缠枝莲八宝纹铺首尊和霁蓝釉天球瓶分别以286万元和248.6万元成交。前者绘画细腻,线条流畅,青花浓艳,釉面莹润,为典型的清宫陈设用器;后者富贵华丽,釉色纯正,蓝若宝石,品相完美无缺,实属少见。玉器、金铜佛像专场的成交率均在80%以上。清代紫檀嵌螺钿铜鎏金錾花托白玉雕鱼纹三镶如意以89.1万元成交,成为玉器专场的新贵。而清中期白玉雕百蝠纹葫芦瓶和一对清代青白玉浮雕山水纹镇纸分别以69.3万元和77.55万元成交,不失为玉器竞买品中的黑马。
金铜佛像历来是天津文物竞买专场的特色,此次推出的近百尊佛像吸引了众多买家的目光。最为引人注目的是18世纪铜鎏金绿度母像,从160万元起价开始,历经数十轮竞价,最终以689.7万元创造了全场冠顶天价,同时刷新了天津文物竞买会的历史纪录。此尊佛像高达58.5厘米,重数十公斤,身躯挺拔,造型精美,气势磅礴,曾著录于《金铜佛像》一书。另一件18世纪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像自18万元起叫 ,一路竞价至254.1万元落槌,价格上涨13倍以上。此外成交价数十万元的佛像有近三十尊之多。工艺品杂项中,清雕漆人物故事纹笔筒和清石叟款错金银夔纹鼎分别以40.7万元和25.52万元成交,为本次竞买会画上了圆满句号。
综观天津文物2006秋季竞买会,书画专场走势平稳,金石专场成为热门,从成交价与起叫价相差悬殊的竞买品数量之多,可以看出其火爆程度超乎想象,也说明天津文物竞买会在众多藏家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而天津市文物公司也正是用高标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其市场定位和经营特色,使得天津的艺术品市场更趋理性和有序。这对于活跃天津文化艺术品市场,满足广大群众对欣赏文化艺术品的渴求,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007-01-15
(信息来源:人民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