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07年春拍大战终落下帷幕 书画拍卖转暖复苏  
     
    进入9月份,2007年国内春拍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盘点春拍成为媒体的一大热门话题。中国书画在历经2006年的调整后在今年春拍中表现出一种“ 转暖复苏 ”的走强态势,成交活跃,买气渐旺。中国书画是否真正由低迷转强?市场是否出现了“拐点”?在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当代书画品种中谁更显活跃?几大拍卖公司的增长幅度是多少?书画市场的今后趋势是什么?笔者试做一简单分析。
  书画整体走出调整趋明朗
  据雅昌艺术网已公布的春拍成交数据 ,今春书画拍卖不少公司均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总体成交良好,涨势喜人。书画市场在经过一年多的低迷调整后开始转暖走强,市场人气明显复苏,资金有逐步放大迹象,市场拐点已经出现,种种信号表明,中国书画行情正日趋活跃,走出低谷。
  透过国内几大龙头拍卖公司2007年春拍的中国书画成交结果不难看出 ,书画行情已“ 由冷转热”,上涨势头良好 。笔者根据刚结束的春季大拍成交额依次排队 ,书画成交最高的当属中国嘉德,其“古代书画专场”成交额12409.48万元,“近现代书画两个专场成交额11051.71万元 ,当代书画专场1306.81万元,书画总成交2.47亿元,不仅总成交居国内第一,“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均位列国内第一,体现出其多年来书画拍卖形成的传统优势。与2006年秋拍相比,书画成交额增长49.1%,增幅8158.22万元。北京保利作为一家新拍卖公司,已迅速跻身国内一线大拍卖公司行列,不仅当代艺术成为其强势品种,中国书画也咄咄逼人,今春其书画总成交高达2.07亿元,在中国嘉德之后位列第二。“古代书画”成交7876.99万元,“近现代书画”成交10339.67万元 ,成为国内春拍第二家“近现代书画”专场成交过亿元的公司,与2006年秋拍相比增幅8002.1万元,增长62.68%。北京翰海以书画总成交1.43亿元排名第三,比2006年秋拍增幅5566.03万元,增长63.6%,其“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虽逊于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但“当代名家书画”和“当代名家册页”两个专场成交额达3755.9万元,当代书画成交位居国内“老大”。此外,西泠、朵云轩、匡时国际三家公司今春也成交不俗。
  当前 ,国内艺术品拍卖业强弱分化已日趋明显 ,像中国嘉德 、北京保利这样的一流公司将有望迈进“1 0亿元”俱乐部,书画拍卖的优势将集中于少数几家大公司,它们的成交将占很大的比重,天价也出自于这些行业领头羊,它们将成为行业冷暖的“风向标”。进入2007年后,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强弱分化正在加剧,少数知名公司的品牌效应已开始凸显。
  市场转暖由诸多原因促成
  笔者以为,今春书画市场转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与资金、人气、拍品、市场周期性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资金放大明显,说明有增量资金进场。股票市场因处在高位,会有少量股市获利盘套现转而投资艺术品,即便量不大,但对艺术品这个小众市场而言足以搅起波澜,如果没有新资金进场,出现今春的回暖是不可想象的。其二,人气得到复苏,自2005年底至今,市场人气逐步恢复,买气渐旺,2006年书画成交率大多在50-70%间低位徘徊,而今春书画大拍许多场次的成交率在80%以上就足以证明这一点。其三,拍品质量的提高也不可或缺 。今春中国嘉德、匡时国际、北京保利、北京长风在拍品档次上都较以往有一定的提高,不乏精品佳作。其四,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也是上涨的因素之一,市场总是周而复始,涨跌起伏,在多时谷底“潜伏”调整后,再度掉头上涨也就顺理成章。其五,北京奥运会的临近也是一大利好,股票市场对此题材早已炒作多时,艺术品市场当然也不会对此毫无反应。
  当前市场特点与未来走势
  纵观今春国内大拍,书画市场的“拐点”特征已较为突出。人气转旺,成交活跃,资金放大,天价频出,这些都是“拐点”的几大特征,国内书画市场由弱转强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不是普涨,但市场被“激活”的特征非常明显。
  拍卖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公司书画成交同以往比较持平或下降。虽然今春大拍书画成交总体出现一定幅度增长,但对整个行业来讲苦乐不均,也有一些公司不增反降或基本持平。如多年来一直以中国书画拍卖见长的北京荣宝3个书画专场总成交仅7437.76万元,同2006年秋拍的9404.89万元相比减少了近2000万元 。北京华辰两个书画专场成交额4458.96万元,同去年秋拍4281.53万元基本持平,与2006春拍1.08亿元相比则大幅下降。近一两年,艺术品拍卖业扩容较快,新增面孔日渐增多,不乏一些有实力的新公司进入,如北京保利、北京长风等,大家都来抢一块“蛋糕”,必然造成市场的重新分割,一些老牌公司业绩下降也是必然。激烈的竞争促使一些公司纷纷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北京荣宝今年春拍新增“中国油画”和“古董”专场,分别成交5910.74万元和1978.68万元,弥补了中国书画成交缩水造成的损失。
  细观今春国内大拍,书画总成交额超亿元大关的公司无不设立了“古代书画专场”,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 、西泠印社、朵云轩等 ,可见古代书画已成为一线大拍卖公司的“门槛”,成为体现公司实力的一个标志,如中国嘉徳的钱维城《燕荡图手卷》( 2408万元)、恽寿平《仿古山水册》( 1232万元)。但回顾春拍,古书画精品还是难得一见,多少令人遗憾。近现代书画当前被各家公司视为“重头戏”,北京保利的李可染《漓江胜境》(1518万元)、匡时国际的“齐白石书画专场”,都是成交增长的良好保证。当代书画成交基本保持平稳,人为炒作已少有人跟风。
  尽管成交上涨,但赝品与假拍问题却不能回避。随着市场的规范和买家的成熟理性,靠赝品与假拍生存的公司将被淘汰,未来市场分化将加剧,缺乏特色和实力的公司无疑将退出市场。
  集合优势资源联手拍卖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新尝试。7月10日 ,上海崇源和上海工美两家拍卖公司整合资源联手春拍,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书画总成交达9392.84万元,“古代书画专场”成交4494.71万元,“近现代书画”成交4898.13万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集中资源和走联手之路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应对,也是一种新尝试,对整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个良好的示范。可以预期,在今后几年国内艺术品拍卖业的重组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与方向。
  2007年艺术品市场春拍盘点:有些冷清
  截至7月底各大拍卖公司均完成春拍任务,与往年拍卖相比 ,今春拍卖显得有些冷清,艺术品拍卖公司明显减少,买家分流明显,很难看到竞买大军奔走赶场的现象,更没了中小投资者的扎堆现象,有股市分流资金的原因,也有精品较少的原因。细究各大拍卖行较高的成交额不难发现,往往仅几件高成交价的精品就已经占到了成交总额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由此可看出买家追捧精品的投资理念已经树立。为此国内的一些拍卖公司另辟新径,挖掘探索新的拍品专场,并在今春的艺术市场中掀起一轮新的拍卖热潮,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成绩。
  2007春拍总结 瓷器拍卖市场稳中有升
  2007年春拍有不少重器、孤品现身拍场,使瓷器的高端市场依然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尤其是明清官窑制造了不少神话。
  截止到2007年6月底,一共有19件瓷器的成交价格超过1000万元大关,64件瓷器的成交价格在300万元以上,证明今年春季瓷器的高端市场行情依然比较稳定。其中澳门一拍卖公司推出的明永乐《青花海浪缠枝浑莲双凤朝阳双系大扁壶》以5227.2万元成交,成为今年上半年成交价格最高的瓷器 ,超过最高估价2.6倍。双系大扁壶属于典型的永乐年间的青花扁壶,这种形制比较少见。此外,香港佳士得推出的清雍正《粉彩过枝福寿双全碗》以5021.2万元成交,为香港藏家陈仁涛旧藏,1988年和1997年曾在香港苏富比两次上拍,可谓流传有序。这个碗品相极佳,釉色鲜艳饱满 ,最终被著名古董商Eskenazi购得 。香港苏富比推出的清乾隆《珐琅彩锦地开光式西洋人物图贯耳小瓶》以3358万元成交,超出最高估价2.7倍。
  艺术品拍卖市场正稳步回暖 综合分析其中原因
  但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今年春拍艺术品拍卖市场很快走出了低迷,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从不久前结束的春季拍卖的成交结果看,不少公司的拍卖业绩都非常喜人。如嘉德公司春季大拍的总成交额6.06亿元,加上3月和6月举办的第九期 、第十期“ 嘉德四季 ”的两场拍卖结果,嘉德上半年总交易额超过8亿元。北京保利春拍总成交额63亿元,北京翰海完成了4.5亿多元,北京匡时总成交额也达到3.4亿多元。另外,北京荣宝和北京诚轩也分别成交1.5亿元和1.49亿元等。
  数字惹争议 北京艺术品市场虚火旺?
  在内地拍卖持续低迷了两年之后,此时文物局提前公布这样的数据亦可令不少投资人增强信心——往年北京市文物局都是年初才召集新闻媒体发布前一年度的成交数据。联想之前民生银行高调介入艺术品投资业务,再对照股市的大幅波动与房市的云雾缭绕,不禁让人疑窦丛生: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真的已步入良性局势了吗?
  07浙江艺术品春拍市场 回暖比预期来得早
  随着2007中财、皓翰国际、佳宝、南北等浙江本地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的落槌,今年上半年浙江的艺术品市场也逐渐显现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地。业内人士坦言,艺术品市场已显“回暖”迹象。
                                          2007-09-09
                                   (信息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