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天津秋季拍卖会场上冷清场下火热              
     
 

  昨天下午,原定4个小时结束的福信秋拍杂项专场开场仅50多分钟后,最后一件367号拍品就登场了。在多次重复拍品底价后,场下依然沉静,拍卖师神情落寞:“本场拍卖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光临。”作为天津市唯一面向中小收藏者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 福信的这场秋拍曾被寄予厚望。回想预展期间每天400余参观者的火爆场面,谁也不会相信,此时的拍卖现场竟这般冷清。
  拍卖现场 竞争不再
  在天津,“观望情绪”已经蔓延到了一切与投资相关的领域,艺术品市场同样不能幸免。昨天的拍卖会现场的场面,几乎令所有人感到尴尬。下午的瓷器玉器杂项专场,现场竞买者不足50人。拍卖师按顺序提示着每一件拍品的拍卖底价,经常是重复底价三次以上无人应答便转入下一件拍品。竞买人毫无竞争的兴致,号牌被随意地扔在手边,多数竞买人整场拍卖会没有举过牌。
  “挺出乎意料,拿牌的人很多,说明大家都有购买的需求,但是现场举牌的人却很少,竞买者面面相觑,多数拍品在底价就止步不前。”国家注册拍卖师、福信拍卖副总贾庚寅告诉记者,昨天的拍卖会以本地买家为主,但全天两场拍卖会现场成交清淡,买家表现出非常强烈的观望情绪,“这种情绪甚至感染了外地买家,原本看好多件艺术品的某地文物商店代表人员竟然在现场也没有举牌。”
  昨天下午, 现场成交的313号拍品白玉雕五龙瓶被一位老者拍下, 虽然是底价成交, 但20万元的价格也创下了当天现场成交的最高价。与老者同行的女士是本市玉雕行业的一位行家,说起此件拍品,这位女士不住地摇头。“今年的行情实在是不好,这件东西我们预计的心理价位应该在30万至50万元,现场既然没有人竞买,我们就以底价拍下。但这样的结果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市场低迷,好东西未能物有所值,说明市场是让人尴尬的。”

                                   2008-11-24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