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相声作品拍卖第一槌在京敲响  
     
 

  昨天,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作品拍卖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全国首次举办的针对相声作品的拍卖活动,参拍的十六部相声作品均以高价拍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程直播了拍卖会过程。
  本次拍卖的首部作品,由著名相声作家王鸣禄创作的《城管与地摊儿》以20万元的高价拍出。王鸣禄本次共有三部作品参拍,除了《城管与地摊儿》拍出20万元的高价外,与刘景州合作的作品《时间隧道》也以20万元的高价拍出。业余相声作家史东方的两部作品分别以1.1万和2.3万拍出。史东方表示,相比以前动则以几百块卖出甚至被免费使用的情况,自己已经很满意了。他认为,本次拍卖的重要意义不在于拍卖的价格,而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得到了认可。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姜昆说,中国相声作品拍卖落下历史性的“第一槌”,也敲开了相声艺术事业走文化产业道路的大门。对于推动相声新作品的创作,促进相声事业的发展,非常难得,尤显珍贵,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新世纪中国曲艺事业的发展上具有指导性的作用。从根本上抓住了曲艺繁荣发展的大事,从根本上捋顺了演员和作者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助推相声事业繁荣发展的文化产业之路,比推出一两个新人演员的意义更大。
  本次全国(天津)相声新作品大赛因注重保护相声作家权益,并提出相声作品拍卖的理念,给沉寂多年的相声创作以强烈震撼。 短短3个月的征稿时间,共收到参赛作品1019篇,创了历次相声大赛的征稿数量最多的纪录。参赛作者中,既有专业的相声作家,也有相声演员,还有很多业余相声爱好者。很多沉寂多年,进入创作冬眠期的老相声作家也有作品参赛。相声作品拍卖让相声作家的劳动得到了认可,他们的价值得到了承认,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相声作品拍卖为相声演员选作品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了挑选的余地。通过竞买作品,演员拥有了独家演出权,他们的二度创作也无形中受到了保护。
  据悉,本次拍卖会结束后,所有上拍作品将进入下一轮修改程序,根据相声作品需要不断打磨、“压活”的需求,将组织由专家学者和作者、演员共同参加的慰问演出,倾听广大观众的意见,不断完善作品。
                                    
                                     2009-07-03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网——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