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备受瞩目的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历代古琴专场拍卖近日落槌,査阜西赠张充和寒泉琴以517.5万元成交,杨宗稷旧藏松风琴以460万元成交,明潞王中和琴以402.5万元成交。 近年来,古琴收藏行情逐渐走热,百万古琴不稀奇,亿元古琴时有出现,千年古琴成拍卖场又一新宠。
古琴成交价以百万元为主
这把寒泉琴的起拍价300万元,经过买家的数轮竞价,落槌价达450万元,再加上佣金,最后成交价为517.5万元。据介绍,综合考量该琴面桐底梓的材质、木料的年代、制作的风格与工艺、漆面断纹的多样性等,“寒泉”具有南宋时期古琴的众多特征。
“寒泉琴的竞买人是一位收藏书画的大收藏家。 他买琴是为了学琴。而松风琴的竞买人则是一位古琴的收藏家。”西泠印社古琴拍卖专场的负责人慕文泊透露道。
古琴成交价几乎都在数百万元以上,而本次专场推出的3把当代名家制琴最后的成交价也出乎慕文泊的意料。它们的起拍价均为五六万元,如张玉新制作的蕉叶式琴起拍价6万元。“它们的成交价都超过起拍价的2倍以上。”
古琴“抢占”拍卖场一席之地
其实,早在2003年7月,古琴就开始在拍卖市场崭露头角。中国嘉德2003春拍,一件唐代“九霄环佩”琴,曾经创出了 346万元的当时古琴拍卖的最高价格,同年11月,号称“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夫妇收藏的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又以891万元的高价成交,引发人们对古琴收藏的关注。 但是,在随后5年多的时间里,古琴收藏陷入了盘整状态,行情看涨但古琴藏家不愿脱手,拍卖市场少有珍稀古琴的身影。
2009年,古琴强势回归艺术品秋拍市场,一批珍稀古琴高价成交, 轰动一时。如在2009年嘉德秋拍中,一件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万元的成交价再创古琴拍卖纪录新高;在随后的匡时秋拍古琴专场中, 吴景略收藏的唐代“太古遗音”琴以2072万元的不俗成绩落槌。
进入2010年后,古琴拍卖更是天价迭出。 在2010年11月中旬举行的苏州吴门艺术品拍卖夜场上,一件明代晚期的孔府“御书堂”乾隆御用无底蕉叶古琴以5800万元的天价拍出,又创出中国古琴拍卖有史以来的最高价。2010年12月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一件北宋宋徽宗御制、 清乾隆帝御铭的“松石间意”琴又创新高,竟破天荒地以1.36亿元的天价成交,中国古琴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该琴之所以能以1.36亿元成交, 除了古琴本身所具备的收藏价值外,更重要的是因为该琴除了宋徽宗御制外,还有乾隆皇帝的御题,身价倍增。
今年5月下旬落槌的中国嘉德2011春拍上,一件唐代“大圣遗音”伏羲式琴以1.15亿元成交。古琴拍卖价格又一次荣登亿元成交榜。
2011-07-26
(新闻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