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博览艺术品拍卖信息  
     
 

拍卖行分化加剧 网络竞拍引领新浪潮

 
 

  近日,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AMMA)发布了 《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查报告(2015年秋季)》,报告显示,2016年艺术品市场可能会出现分化,高值的小众收藏与中产审美消费,以及投资保值将给更多拍卖公司一个定位的机会。 如果定位准确,未来将平稳发展,反之2016年将充满风险。同时, “互联网+”在2016年会有更多的拓展空间,传统与“互联网 +”结合将冲破传统的购藏体验,使市场更先进、更精彩。——苏富比亚洲资深顾问 温桂华
  南方梯队势头猛劲 拍行上演格局之变
  香港、北京两地一直以来都是中国艺术品交易重镇。自2012年开始,“调整”便成为国内艺术市场的主基调,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北方拍卖行和香港地区的拍行都在不断的进行自我调整,以上海、 广东等地为代表的南方地区则表现出凶猛的追赶步伐,内地南北方拍卖公司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从拍卖规模和成交额来看, 北方二线拍行大幅跌出TOP20榜单, 南方地区拍行成交额小幅上涨,步伐沉稳。2015年秋拍北京保利、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虽然位置小有变化, 但总体上稳居前三。本季度,苏富比、佳士得成交额分别下滑4.37%、8.64%, 这主要是由于,港台征集拍品来源多是早前流失海外的回流文物,随着近些年内地收藏人群的扩大与收藏市场的成熟,海外文物不断被中国藏家收入,逐渐沉淀,能够流通的精品会越来越少;本季度,北京保利正值10周年庆典,可谓火力全开, 29.2亿元的成交总额同比上涨20.48%,中国嘉德作为老牌拍卖行成交额也提升9.37个百分点,北京翰海下滑明显, 从去年的第四位下滑至2015年的第九位, 北京银座、天成国际、 北京九歌跌出 TOP20 榜单;南方地区的上海嘉禾、华艺国际、广东崇正、朵云轩不但成交额未有下滑,排名也与去年同期持平, 其中以上海嘉禾尤为明显,成交额同比上涨 118.23%,从去年的第九位跃至第七位, 在秋拍大部分拍行成交额“跌跌不休”的态势里着实亮眼。南方拍卖行在经过几年的沉淀,最终留下来的这些则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并且多年的布局终于在本季度凸现出来。
  香港和内地的北方地区依靠深厚的藏品资源和稳固的藏家群体,已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风向标;而南方地区则在不断积累资源、专注强势板块的发展。
  发挥自身优势, 推出具有地区特色的交易门类,以聚集地放人气,成为南方地区发展的策略之一,如西泠拍卖推出的石雕、园林、金石篆刻等专场,其中 “金石永年·文房古玩专场”成交额,成交率100%、“吉金嘉会·金石碑帖专场”成交1259.6 万元, 成交率90.65%、“中国历代庭园艺术·石雕专场”成交额2349.220万元,成交率为78.57%。 其次,借助“名人效应”提高成交率,以确保“票房”不失, 虽然是北方先行提出并实行,但南方拍行在这方面表现亦不逊色,2015 年秋广东崇正推出“九藤书屋藏名家书画” 专场以100%成交,这是“九藤书屋”专场在继2015年春拍之后的第二次白手套。正是因为上海、 广东、浙江等地不断寻求差异化发展,多年的积累和沉淀使得其在特色板块拥有话语权,同时也稳固了客户源。即使在其他板块热火时也不曾改变方向,盲目跟风,最终免在市场寒流中受到波及。
  网络竞拍 打破传统的新生力量
  本季度的亮点除了亿元拍品外,更让人热议的是网络竞拍。 事件起源于保利十周年秋拍联合艺典的同步竞拍,神秘买家通过网络频繁发力, 拍下许多重要的拍品,如1.15亿元成交的齐白石《叶隐闻声册页》、7,015万元成交的李可染《昆仑雪山图》、483万元成交的傅抱石 《听雨图》、115万元成交的潘天寿 《雏鸡》、115万元成交的“元代定窑刻莲花笠式碗”,还有成交的9件一级文物古籍善本,其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以2,645万元成交,当然还有34.5万元成交的“明 局部金朝冠耳鼎式炉”以及更多的信札、名贵腕表等,艺典同步竞拍所取得的总成交额高达 2.4亿元, 这在以往的同步拍中是比较少见的。这一次成功的“试水”之后, 上海明轩、保利厦门也加入“同步拍”行列,新兴起的大咖拍卖,也与北京翰海、南京经典、浙江南北相继联手,网络竞拍俨然已成为传统艺术市场的有力补充。
  此次表现亮眼的网络竞拍,被誉为是艺术市场的第三种竞拍力量。对此,大咖拍卖的创始人张皓说道:“大咖不会和画廊、拍卖行抢生意,我们只做平台级别的底层服务。画廊的日子现在也不好过,拍卖行也有约60%的流拍品需要二次盘活,我们希望协助他们能通过移动拍卖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交易机会, 这也是画廊、拍卖行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原因。”线上拍卖作为产业连接器,用“互联网 +”模式整合产业链,与机构并不产生竞争,相反会和整个产业链形成盟友。
  在网络竞拍出现之前,艺术品与互联网其实早已 “联手”,如线上拍卖、艺术品电商等。自2000年起,赵涌品牌正式推出“赵涌在线”,主打艺术收藏品网上交易,包括邮票、钱币、纸杂、文献、艺术品等,成为目前最大的邮币卡网络交易平台。雅昌艺术网在2015年推出“兜藏”APP,致力于打造一个线上古玩商城,依托雅昌艺术网15年的经验和资源,接入庞大的数据系统,革新了艺术市场固有的运营模式, 首创的特色化人脉社交让每一位收藏爱好者都能建立并扩大自己的“收藏圈”,让艺术收藏衍生更多可能。推出至今,“兜藏”日浏览量最高达11.3万,访客数最高时到达6.1万人。
  互联网与艺术品的结合让藏家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自由, 而弊端也随之出现。最大的问题便是不能亲自上手感触,尤其是对于那些高价拍品,更让人心里难安。但是现如今电脑技术与高清图片的传输技术,完全可以把拍品全方位 360 度无死角的展现在藏家眼前,并且,线上拍卖以中低端为主,天价只是个别显现。
  此外,拍卖行的口碑也是藏家选择参与竞投的重要标准, 再加上完善的应对措施,为藏家解决后顾之忧,互联网与艺术品的结合才能够走的更远。
  虽然近年处处推行“互联网 +”的概念,但也仅是作为一个辅助工具, 不能完全取代现场拍卖。一些小收藏品、装饰品、工艺品, 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网络拍卖里, 但文物拍卖具有特殊性,网络拍卖的推行不可能一蹴而就, 一些古代文物、重器,价格比较高的东西,网络目前还不适合,线上拍卖的未来发展还需进一步观察。


                                    2016-02-1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