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亚洲文化促进联盟、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北京演出行业协会协办,中国文化报社作为媒体协办的第24届亚洲文化促进联盟年会,将于今年9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举行。
“这是继亚洲文化促进联盟2001年北京年会和2004年上海年会后第三次在中国内地城市举行年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亚洲文化促进联盟主席张宇对记者说,“由于中国在演艺市场方面所呈现的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联盟在中国内地城市举办年会的频率超过了以往亚洲各国。”
“当选联盟主席彰显中国演艺业影响力”
亚洲文化促进联盟(FACP)成立于1981年,成员以亚洲各国的表演艺术经纪机构和经纪人为主,并涵盖亚太地区其它艺术种类的艺术经纪人,是一个非盈利的民间机构。该联盟每年在不同的亚洲国家或地区的主要城市举行一次年度会议,旨在探讨亚洲文化艺术趋势,交流艺术经验,增进亚洲国家艺术经纪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亚洲文化艺术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一个宽广的网络平台。联盟设有理事25名,会员逾百家。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的前身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在1996年加入亚洲文化促进联盟,是中国内地最早的会员单位之一。2003年12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亚洲文化促进联盟理事会议上,张宇当选为联盟新一届主席。“之所以能够获得各国理事们的信任,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中演公司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一些事情,更是与改革开放后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有着必然的联系,说明包括演艺业在内的中国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越来越受到海外的重视。”张宇表示。
亚洲文化促进联盟年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了23届,每次会议除联盟固定成员外,均有来自欧美等地区的特邀代表出席会议。第19届年会于2001年1月首次在北京召开,主题为“新世纪亚洲艺术的新崛起”;第21届年会于2004年5月在上海召开,主题为“文化使上海更具魅力”;2005年,在泰国曼谷举办的第23届年会上,全体成员一致通过——第24届联盟年会再度移师中国,将于2006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举办,主题为“感受西部文化魅力”。
感受西部文化魅力
200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公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榜上有名。在“申遗”成功不到一年之际,亚洲文化促进联盟也将目光投向了新疆。
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台湾和亚洲各国乃至欧美和澳大利亚的近百名会员,以及世界各地的演出经纪人、文化管理人员和推广者,将欢聚在新疆乌鲁木齐,深入探讨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尽情领略中国西部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交流文化艺术的促进和推广经验,共同开发中国西部的文化沃土。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与会代表们将就“新疆文化艺术的种类及管理 ”“ 娱乐与文化——混乱与界定”“目前的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艺术表演市场的困境和出路”以及“民族文化在今天的作用及地位”等议题展开讨论,并欣赏由主办者安排的“新疆表演艺术展览”“新疆民族歌舞晚会”和应邀从日本赶到新疆献艺的难得一见的日本古典戏剧“狂言”等文艺演出。
第24届亚洲文化促进联盟年会在新疆举行,张宇说,是希望促进海外人士对中国演艺市场的进一步了解。“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有合作的可能性。不了解、不理解,哪来的交流与合作 ?”这次年会将有100多个会员单位参加,对于除北京、上海等大都市之外的中国内地大多数演出单位和经纪机构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和众多境外机构面对面深入交流的难得机会。张宇认为,目前西部文化产业、文化市场还比较滞后,不仅表现在市场规模、运作经验方面,也表现为信息和人脉资源的匮乏。这次年会,让西部的演出单位有了一个自我推销、自我推广的机会。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能在西部找到文化资源;对于西部来说,能在东部寻找文化市场 。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 ,“走出去”是直接的;而对西部地区来说,“走出去”中间有一个“加油站”,那就是东部地区。这是一个双赢甚至多赢的选择。
“西部大开发,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文化的开发。我认为它不应单单建立在有形资源的耗用上,更应该注重无形资产的开发。西部有很多文物古迹,从理论上讲只要搞旅游就能赚钱,但是西部的生态系统是非常脆弱的,像敦煌千佛洞,就不可能无限制地安排游客参观 。演出行业一大特点是它利用的不仅是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 ,更多的是无形的文化遗产,比如木卡姆艺术就是如此。所以,我认为在西部文化开发中,发展演出业是一个上策 ,对于宣传西部 、开发西部大有好处。”张宇说。
促进亚洲演艺市场繁荣
谈到亚洲文化促进联盟的作用,张宇说,首先它是亚洲地区演艺行业交流和合作的网络。通过这一网络,会员和会员之间可以达成很多合作。亚洲地区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需要从欧美引进不少演出项目,如果每一个会员单独去做,成本比较高,而亚洲文化促进联盟能在这一层面发挥积极作用。其次,它是一个信息的网络。每年一次会议,能够加强亚洲和欧美地区、会员和会员间的联系,信息沟通,资源共享。演出行业靠的是人脉,联盟中有很多亚洲大的剧场、剧团、艺术经纪机构的负责人,他们的人脉资源是推动亚洲演艺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至于今后亚洲文化促进联盟的发展,张宇表示,联盟将进一步推进亚洲演出行业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亚洲演出市场的繁荣。另外,要加大亚洲地区演出交易的成交量。可以借助网络等科技手段,把更多的交易从传统方式上升到网络方式。“我有一个梦想,比如说建立一个网站,亚洲的主要剧场的动态数据能够在上面体现出来,这会给亚洲区域内乃至区域外想到亚洲来做演出的人提供极大的便利。比如,下个月哪些剧场租出去了,哪些剧场还空着之类的信息,提供这样的信息可以为做演出的人省去大量的成本。”张宇说,如果能把亚洲文化促进联盟从一个联谊、交流性组织,发展成为一个文化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贸易区域化背景下,相信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亚洲演出贸易、文化贸易的发展。
张宇说,在全球文化市场上,亚洲文化还处于弱势地位。文化贸易逆差问题不是中国一个国家面临的问题,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面临同样问题。因此第一届、第二届亚洲艺术节提出的口号就叫做“让世界听见亚洲的声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文化多样性公约》,亚洲是文化多样性最鲜明的一个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非常突出,如何通过演出这样一种形式和载体来突出文化多样性,并展示给全世界,让亚洲在全球文化市场的份额稳步增长,我觉得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奋斗的一个方向。”展望未来,身为联盟主席的张宇满怀信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