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拉萨,因为青藏铁路的通车而显得格外不同。此时的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党组书记马如龙也因之繁忙了许多。“青藏铁路不但是藏族人民的幸福路,也是一条文化路。”面对记者“青藏铁路的开通会给西藏文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的提问时,马如龙的回答一语中的。
《文化产业周刊》:青藏铁路已经正式投入全线运营,您认为青藏铁路的开通对西藏文化发展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给文化工作带来什么样的问题?
马如龙:青藏铁路通车,是西藏各族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它对西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也是长期、深刻和多方面的:既对西藏的文化加快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也对西藏地区文化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当然,也是对目前西藏地区文化基础建设、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严峻考验。
根据西藏自治区有关方面预测,青藏铁路通车后来藏观光旅游的中外游客将逐年增加,2006年预计比2005年增加60%左右,约达到280万人次。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内涵,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价值实现方式。进藏旅游者渴望了解神奇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渴望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体验,是新增的重要文化消费群体。这必然对西藏地区的文化发展尤其是文化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将有力地拉动文化内需,扩大文化市场的需求,推进市场迅速扩展。目前,西藏地区总人口仅有270余万人,其中城镇化率不足20%,能经常进入市场进行文化消费的人十分有限。而每年280多万游客的加入,相当于文化服务受众面扩大一倍,服务对象的总人数翻了一番,这对人口少、城市化、市场化程度差,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的西藏文化经营服务能力是一个严峻挑战。当然,市场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迅速增长,必将有力地推进市场迅速扩展和艺术生产力的快速增长,这是西藏文化发展难得的历史性机遇。
二是文化消费主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大批文化市场消费群体的加入,使西藏地区文化消费主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对文化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及文化活动方式和内容等带来极大的影响,将有力地推进西藏地区文化从单纯服务型向经营服务型转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缺口和发展空间、利润空间,将强烈地吸引区内外文化资本和经营实体加入到文化经营行列。
四是文化旅游业的迅速兴起,为加快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为更好地整合文化资源,充分发掘文化资源优势提供了载体。
五是铁路开通后将大幅降低文化进出藏成本,进一步促进西藏地区文化的对外开放和交流。一方面能使更多的人体验到西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扩大西藏文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将有利于西藏文化更广泛、更丰富、多渠道、宽领域地吸取兄弟省市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提高西藏地区的文化生产力以及文化产品、服务的水平。
《文化产业周刊》:青藏铁路开通后,在加快西藏文化发展的同时,会不会也给西藏文化工作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和问题?
马如龙: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青藏铁路的开通,对加快西藏文化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正面的、积极的,但是,也会给文化工作带来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青藏铁路的开通,大批文化消费群体的加入,会使西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本来就普遍存在的经营实体少、规模小,适合进行商业性演出的文艺作品少、精品剧(节)目少、西藏本地特色工艺美术品少,经营能力差以及无展览场地、缺演出场所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这些都会使得我们的文化综合服务能力,特别是部分文物景点的接待能力一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求。再比如西藏地区文化市场巨大的供求缺口,将会吸引大批区内外社会文化资本和民间文化实体加入到西藏文化经营行列。但是,在文化市场迅速壮大的同时,各种不正当竞争,以及非法经营行为等也会应运而生。“扫黄打非”的任务以及文化市场管理任务更加艰巨。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管理队伍建设滞后问题更加突出。
《文化产业周刊》:西藏文化部门将如何应对形势变化,适应青藏铁路通车后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准备采取什么对策?
马如龙:首先,各级文化部门对形势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认清机遇、珍惜机遇,才能把握并切实抓住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