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北京正逐渐成为亚洲艺术中心
                  ——韩国庆熙大学教授、评论家崔炳植专访
 
 

  自1980年到台湾文化大学艺术学院研究所读硕士开始,崔炳植用了整整26年的时间研究中国艺术。但是26年后的今天,他还是坦率地说,“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中国艺术”,因为“中国太大了”。   
  作为韩国庆熙大学教授、评论家,崔炳植多年以来一直关注中国艺术的发展,他说,“韩国人的特点就是突破性非常强,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投资也很大胆。韩国人来中国,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中国,利用中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   据崔炳植介绍,随着韩国一些画廊纷纷进军北京,韩国画廊协会也正计划在中国建立一所画廊,目的是通过中国建立与世界艺术市场的联系,促进韩国与中国乃至世界的当代艺术交流 。而且,韩国庆熙大学还要在798后面开辟一个空间,这可能在外国学校尚属首次 ,该空间的建立主要是加强中韩学生的交流 ,由此可见中国艺术市场对于韩国的巨大吸引力。   
  在谈到当地的艺术市场发展状况时,崔教授称,自去年开始,韩国国内的艺术品市场整体上涨了20%,特别是拍卖行业非常活跃,韩国本土的SEOUL和K拍卖公司,其每场拍卖会的拍品大部分都会有80%的作品成交 。去年秋天开始韩国的艺术市场变动很大,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纽约苏富比和香港佳士得卖掉不少,反响也比较好,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国际艺术市场的影响。   
  韩国画廊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现代画廊、国际画廊、GANA画廊是韩国本土影响力最大的画廊。崔炳植说,“去年进驻北京的阿拉里奥并没有这三家画廊那么久的历史,他们真正的开始是在北京。韩国画廊的经营方式有三种:一是将中国艺术品卖给中国人;二是把韩国艺术品卖给中国人;还有一种是让韩国人买中国艺术品 。我认为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的艺术市场,在中国,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在他看来,中国的艺术市场的情况非常特殊,从世界范围来看,其经营方式和活跃程度都非常少见。韩国在1980年左右的时候,经济状况非常好,房地产业很活跃,也曾出现过中国现在的情况,但是5、6年之后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崔炳植认为:“现在韩国的油画市场还比较好 ,但是传统绘画并不景气 。如果走西方路线的话,会比较容易受西方青睐,现在中国也有这种情况,但中国与韩国不同,中国的传统非常深厚,且民族自尊心很强,所以可能不会出现韩国的情况。那些有学术地位的作品还是有很强的根基的。从去年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大受欢迎,传统作品价位开始下降,这也是之前价格过热之后的一个冷静期。中国还是不可能永远采用中国式的经营方式,因为毕竟现在中国也正逐渐走向国际化。”   
  在谈到目前谁是亚洲艺术中心的问题的时候,崔炳植说:“早先日本的经济发展状况很好,东京一直扮演着亚洲艺术中心的角色,但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2000年开始,北京正在逐渐成为亚洲艺术中心,并开始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印度的发展很快,我认为印度在当代艺术上很有希望成为第二个中国。”   
  他说,“中国艺术最大的特点是现实写实主义,不过影像和摄影等观念艺术已经开始发展了。但是中国一些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很多年都不变,这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现象。我觉得还是要慢慢来,中国的艺术还是很有希望的。中国艺术家要有自己的语言,同时不要忘记现代感。”               
                                       2006-09-05
                                  (新闻来源:东方文化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