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产业>>
  产业资讯  
                       
管理年:天津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 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2009天津创意产业活动周暨四直辖市创意产业联席会议”于10月26日在天津市规划展览馆召开。
  据天津市发改委副主任管理年介绍,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各部门和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大力推动。 天津市发改委组织制定了天津文化及创意产业发展布局规划(2008-2020年);指导组建了天津市创意产业协会,并多次组织召开各种研讨会,研究和探讨天津创意产业加快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各区县高度重视,并以建设创意产业集聚区和发展特色创意产业为抓手, 大力推动实施,使天津创意产业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 2004年以来,创业产业增加值保持了16%以上的增速,超过全市GDP的速度,2008年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约29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约4.5%。目前已形成了以动漫游戏、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和时尚消费等为支撑,以创意设计工作室、创意产业园区和创意体验区为载体的门类比较齐全、具备一定产业规模的创意产业体系。
  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
  天津积极借鉴上海的经验,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工业遗存和风貌建筑,大力建设创意产业园或集聚区。截至目前,天津市在建和已建成的创意产业园或集聚区达19个,其中,达到一定规模并经市级授牌的5个,占地1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约77万平方米的国家级的中新生态城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已正式启动, 今年新建成开业的达到6个。各创意产业园内积极建设创意产业生产力促进中心、工业设计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创意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和融资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出台优惠政策,提升创意产业园区的服务功能和集聚能力。充分发挥创意、创业带动社会就业的作用,加强高校与创意产业园的联合与合作,出台扶持政策,打造培训、创意、创业、就业链条。河东桥园创意产业园与11所高校校长签订了“创意创业联盟”合作协议;天津市首个专为高校大学生量身打造的创业基地——“青果园”大学生创意创业基地落户西青区凌奥创意产业园区, 并已接待了三批近400名新大学毕业生入驻,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
  近年来,天津市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改革组建了一批文化企业集团,实施了一批文化大项目好项目,建成了一批有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动漫企业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津产漫画版《四大名著》、 国内首款心理调节类游戏“快乐芯”、 全国首部京剧三维动画《定军山》、《龙生九子》系列动画片、我国首部3D立体动画电影《齐天大圣前传》等一批代表着国际一流水平、极具核心竞争力的创意产品相继问世。今年还陆续推出了天堂电影沙龙、意式风情区情景表演、津味相声风景线等11个文化产业项目,运用全新的市场机制实现竞相错位发展, 如今已初步形成集群效应,集合听相声、看表演、 品民俗、听音乐,甚至亲自演电影、拍戏等多种功能,可以给天津的群众和来津旅游者全新的文化享受。 初步统计,这些项目已经累计接待游客200万人。天津电视台等单位推出的大型史诗电视连续剧《解放》、天津电影制片厂推出的《我的左手》等一批文化精品项目,获得广大电视、电影观众的广泛好评。
  工程设计和服务外包发展迅猛
  中国天辰工程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中交一航院、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总院荣获中国工程设计最高等级资质,成为我国工程设计领域的领头企业, 境内外工程设计和总承包业务近年来保持40%左右的增速,2008年实现增加值达110亿元。塔塔、CSC、ACS等国际IT信息服务与外包商相继落户滨海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企业达到700家。
  天津创意产业发展的差距
  天津的创意产业虽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和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相比,仍有差距。
  总体规模小
  2007年,天津创意产业增加值约250亿元, 占全市GDP的比重约4.5%。 而同期北京分别为993亿元和10.6%,上海为840亿元和7%。据2007年《中国创意产业报告》综合排名,天津创意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仅居全国15个重点城市的第8位,其中仅设计服务一项跻身全国三甲,其它各类均无明显优势,而影视文化、电信软件、展演出版竟位居10位以后。
  集聚园区少
  上海已授牌的创意产业园区达70余个,北京规划建设30个创意产业园区,目前已经认定并授牌的21个,而且北京的“41798”,上海的“田子坊”、 “8号桥”、“M50”等一批园区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很高的知名度。天津目前市级授牌的仅有“凌奥”、“意库”、“六号院”、“辰赫”和“北新”等5个创意产业园区, 且大多处于起步期,尚未形成集聚效应和有效的影响力。
  发展基础弱
  尽管这几年我市也采取了一些推动措施,但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地已经摸索出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而言,我市在组织机构、总体规划、扶持政策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009-10-27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