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起,文化产业得到我国银行业的垂青。其原因在于,国际金融危机后文化产业的逆势上扬,并日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着力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嗅觉敏锐的金融机构看到了文化产业强大的生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将成为银行业的热门领域。
创新产品优化文化金融服务
2013年,作为文化特色银行的交通银行常州分行兰陵支行累计为40多家文化企业提供开户结算服务,针对文化企业特点开发“文创贷”“投贷通”等特色金融产品,为27家文化企业授信,贷款余额突破1.8亿元。
针对文化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特点,交通银行常州分行通过“六专二优”经营模式,实现对各类文化企业的资金扶持。
“六专”:一是设立专营机构——交通银行常州兰陵支行;二是组织专家团队,对于经过精心挑选介绍的文化特色企业由兰陵支行授信工作人员及分行专职审查人员共同上门考察企业,对相关企业做出综合评价;三是开发专属产品,常州分行专门开发专属文化特色企业的具有门槛宽松、担保方式灵活、融资成本低等特点的产品“文创贷”以满足文化特色企业的授信;四是配套专项规模,常州分行在授信规模中单独设立“文创贷”专项规模以满足文化特色企业的需求;五是提供专门流程,分行对“文创贷”产品提供快捷简便的流程以加快授信审批速度; 六是进行专项考核, 常州分行对兰陵支行“文创贷”项目进行专项考核以推进该项目的快速发展。
“二优”:一是执行优惠的利率, 对参与“文创贷”的企业在个人信用担保的前提下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的优惠利率;二是提供优质服务,针对不同规模的文化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方案。 常州分行通过引入财政、 保险、担保公司、创投基金等多方面资源,为处于不同阶段的文化企业设计了信贷、财政、投资、债券、信托、保险等多种金融工具相结合的一系列创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综合化融资服务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截至2013年9月末,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对文化产业的融资余额已达1291.1亿元,当年新增加240.8亿元,增幅达22.9%。
据悉,为满足各类文化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工行针对不同类型和成长阶段的文化企业量身定制了品牌化、多元化、全方位的产品体系,在银行业中率先推出了文化产业金融产品手册和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工行还全力打造专业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文化金融服务机制,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融资服务的新途径。
对于“轻资产”特征明显的文化创意类企业,工行创新多种产品,如围绕核心企业推广供应链融资产品,推出“影视通”电视台项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模式, 为30余部电视剧的拍摄提供了贷款。 同时,工行还积极运用债务融资工具、投行、租赁等多种方式,为企业提供综合化融资服务。针对国内文化企业的“走出去”发展需求,工行则充分运用自身的网络、信息和资金优势,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支持文化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工行还充分发挥渠道、科技等优势,全力满足广大客户的文化消费需求。
对于如何更好地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对接,业内专家认为,应加强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结合,探索建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多层次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金融机构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发展适合文化产业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应进一步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加快配套制度和服务体系建设,支持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2013-12-24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