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区新闻中心以深化服务环境创优质、新闻宣传创品牌、产业经营创新高“三创当标兵”活动为载体,推动中心工作顺利开展。中心党组围绕区委 “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达到高水平、全力惠民生”的工作要求,以强化引导、创新宣传、扩大影响、营造声势为工作出发点,紧密跟进全区发展大势,认真谋划全年宣传方案,以宣传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服务全区开发开放。主要抓实抓好四项工作:
一、围绕中心,精心组织区内宣传。为全面宣传报道全区各级各部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创新举措和经验成果,两台进一步创新宣传载体,围绕全区各阶段重点工作、重点工程,突出三个宣传层面,谋划打造三个新闻专栏,从而营造强大舆论声势。一是对区委确定的一系列民心工程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果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入解读;配合区项目建设、创新型企业、园区建设开辟专栏,对招商引资大项目、新项目的工程进度、开工达产规模、发展形势进行延伸报道;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洽谈和发展进行跟踪报道;对“一区四园”建设成果进行多角度报道。二是针对新城建设、城镇组团建设、环境建设开辟专栏,配合城区建设关键一年的拆、改、建,强化正面引导,从旧城拆迁、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公共服务等不同角度,展示武清新城建设取得的新变化、 新成就;反映全区抓发展、上项目、建新市镇的良好态势。三是3月初启动《走进乡镇村》栏目,深入重点乡镇、街村,分时段对乡镇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创新举措集中展开宣传报道。
二、拓宽渠道,全方位展开对外宣传。一是在进一步提高在中央电台、电视台上稿量的同时,以全区大项目建设、新城建设、一区四园建设为重点题材,挖掘对外宣传亮点,抓选题、抓公关,继续扩大武清在全国的知名度。二是加强与北京台、凤凰卫视的交流与合作,遴选专题,加大对外宣传的辐射力。三是确保在市区县联盟广播电台和天津卫视上稿量全市第一,并且在《天津新闻》头条位置发稿求得新的突破。同时,进一步加大与市台新闻、滨海、都市、农业等频道的合作,确保在市台日有声、周见影。此外,4月份拍摄完成《京津明珠·魅力武清》武清形象宣传片在市台播放。
三、扩大影响,策划举办宣传活动。一是4月份启动 “区内区外看武清”记者行大采访活动。每个月或一个时间段一个专题,组织两台记者走进新农村、走进新社区、走进新城建设和大项目工地,通过组织乡镇宣传周,对发展中的新亮点新变化进行有深度的系列宣传报道。同时将宣传视角延伸到滨海新区、周边区县、环渤海以及大运河流域的先进地区,学习交流,宣传推介武清。二是5月份组织“中央媒体武清行”采访报道活动。 邀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电视台有关频道的记者到武清考察采风, 对全区大项目建设、 城乡建设、园区经济、新农村建设等区域发展特色、亮点集中宣传报道。三是9月份, 以展望“十二五”为主题,以凸显武清发展规划蓝图为内容,与天津卫视联合策划集中宣传活动。
四、创新管理,打造精品节目栏目。一是改进会议新闻报道形式,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吸引力、感染力。更加注重以报道基层典型的方式解读会议精神,加大新闻深度报道的力度,把区委区政府的声音更准确、更深入地宣传到基层。二是根据观众需求,对电视频道节目设置进行改版和调整,并于3月1日正式播出。三是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购进一批革命传统教育片、新片, 集中展示党的光荣历史和祖国的辉煌成就。 四是精心打造自办节目品牌, 4月份策划推出《京、评、梆》戏曲栏目,并大力引进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教类、娱乐类节目,提高收视率。五是完善节目作品评优考核机制,激发创优意识、精品意识。
2011-03-17
(新闻来源:武清区文化广播电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