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下午,天津市工商联第二会议室内,四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或戴着眼镜仔细端看着一些稿件, 或饱含深情地追忆过去侃侃而谈。周围,一群人神情专注,侧耳聆听,大家快速记录着,仿佛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内容……
这是一次专门为《五老火锅宴》广播剧创作而召开的征求意见座谈会。
四位老者是:市工商联第九届常务副主委钱重、河北区工商联原主委谢卓岩、市工商联原副秘书长李金钺和市工商联原常委梁孟儒。他们既是原工商业者,也曾为工商联事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这次,在天津市工商联党组书记李广文的盛情邀请下,他们专程前来为《五老火锅宴》广播剧的创作提供宝贵的建议。
为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牢记历史,自觉肩负起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日前天津市工商联在油画、话剧等艺术形式的基础上,再与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合作,期待通过广播剧这种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方式,再现当年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发展里程碑的五老火锅宴。市工商联和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高度重视这次文化挖掘座谈,不仅李广文书记、王国瑛副主席,李英华台长和蔡晓江副总编亲自到会,另有多名编剧和工作人员出席座谈。
当得知大家对历史的认识尚有许多空白之处,88岁高龄的钱重主委首先发言,把大家的思绪从当下拉回到改革开放之初那个大的历史背景。
“五老火锅宴当时叫火锅宴,就是邓小平同志召集五位原工商业者谈话,内容是摘帽子问题……”
“为什么提出来钱也用起来,人也用起来。因为资本家们文革时职务都没有了,摘掉帽子,文革抄家抄走的存款,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等也退赔了,就是要把这些钱用起来。邓小平知道这些人有用的,人用起来……后来怎么发挥这些人积极性,84、85年这些人都退休了,搞咨询、搞培训,咱们这个院子里头都是各公司的咨询公司,咨询办了许多事情,给乡镇、给大企业……”
钱老结合个人经历,讲起了当时天津的工商业特点。从工商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到天津市工商联做了一系列工作推动政策落实,让大家看到了一幅广阔生动的历史画面。
李老、谢老、梁老也相继发言,为大家廓清“定息”、“白本”、“红本”等概念。
“天津、北京、上海三大城市,天津4万户都是小买卖,北京工商业者1万多人,上海都是大的投资的……”
“第一个白本改为红本,刚才说定息,天津定息最多的拿260元和300元。上海一般拿3-400都是低的,800、1000。工商联最大问题由白本(股息本)改为红本, 都参加工会了,拿工会证,回家后第一件事吃捞面。 身份变了,不是资本家了……”
在生动形象的语言中,四位老同志将改革开放那段历史娓娓道来。座谈中,还忆及周叔弢、古耕虞等五老的容貌、言谈和饮食习惯,谈到对“摘帽”的切身感受和亲身参与的大量工作,恳切之情溢于言表。
“‘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前面工商界有句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有一句话对工商界很起作用, 就是‘报国之日苦短,报国之心倍切’。这是民建副主委两个大经济学家孙起孟和孙小川。 这两个人到天津来,讲了许多, 孙起孟是国务院八办主任,八办是对资改造办公室,对资产阶级改造政策, 讲的非常透。当时讲的这句话,也非常流行。我们年岁大了,我们得报国;报国之心倍切,我们报国更得加紧……”
座谈中,四老多次提及改革开放之初原工商业者那种“报国之日苦短、报国之心倍切”的心情,让与会人员深受教育和感动。 当年他们以一头投入生产,一头服务工商联,“硬着头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 的精神致力于国家的经济建设,才为如今的经济发展之路铺下了坚实的根基。
而今,虽然已是耄耋之龄,四老仍以矍铄的精神,爽朗的言谈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从历史知识到爱国报国之志给与会者上了不同寻常的一课,并为剧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一手素材。
据悉,广播剧《五老火锅宴》由连续多年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一级编剧、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蔡晓江亲自担纲,目前已近雏形。作品以巧妙的构思将改革开放之初的大背景与发生在天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四对小人物的故事相结合,使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与普通人的生活境遇相交织,揭示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
剧本以1978年末、1979年初为时间结点,析取了8个小场景, 在文末由五老火锅宴为核心场景凝结起所有片断,分别刻画了:出身不同的人民大会堂女服务员杨合娟和丈夫厨师张永强的生活矛盾;天津自行车厂女工张世芳和资本家家庭出身的小伙子王恺的爱情进展;上海棉纺厂党总支书记陈根发与连襟原工商业者刘鸿渐为丈母娘庆生的明争暗斗;广州返程知青林阿娟与旅美华商爷爷对在华发展产业的迥异态度;以及,人民大会堂,邓小平接见日本友人时对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畅想;中南海,小平同志听取陈慕华对全国政协、工商联的调研报告,提出请工商五老座谈;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小平与五老座谈,为资本家摘帽并一起吃火锅;农历除夕,收音机里播放小平同志的讲话录音和飞机起飞震耳欲聋的声音,暗示中国改革开放的引擎正式启动……整个剧本主题明确,线索清晰,以精巧的关联和深远的意韵引人回味。
当前,整个剧本还在积极的创作中。不久,广大听众将听到以极为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栩栩如生地再现和讴歌五老火锅宴历史功绩的广播剧。
2012-05-08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