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幕大型话剧剧本《水西庄》,于2011年问世后在京津等地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日前,作者之一、本市书法家王澍告诉记者,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已就《水西庄》初步达成合作意向,这部浓缩水西庄历史文化的剧本,将有机会在不久后通过舞台剧的形式与读者见面。记者再次走访王澍,他欣然谈起了作品创作过程的前前后后。
剧本《水西庄》由本市红桥区政协的两位作者黄禄衡、王澍创作。王澍告诉记者:“水西庄文化是天津盐商文化的代表, 也是天津本土文化的一座里程碑。能否体现出盐政对天津文化的影响,是这部剧本成败的关键。” 由于并非专家作家,且平时工作忙碌,王澍花了许多业余时间搜集资料、构思框架。作品以史实为基础,细节采用合理的文学想象,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水西庄跌宕起伏的历史。为了突出作品中的本土文化,王澍还对天津的一些传说故事如大福来锅巴菜铺、泥人张、鼓楼楹联等作了详尽细致的描述。
近几年,水西庄或为《红楼梦》中大观园原型的说法,成为红学一个新的讨论点,红学大家周汝昌就曾对此予以了肯定。王澍告诉记者:“《红楼梦》大观园中的地名与水西庄多有相同或相近,且水西庄当时多女客,像焚稿、葬花这类事情都是一时之风。”剧本《水西庄》填补了本市文艺创作中,反映水西庄这一天津文化发祥地之一变迁历史的空白。王澍说:“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水西庄,把它的历史、文化价值进一步挖掘出来。”
随着剧本的影响力逐渐升级,开始有人找到王澍,希望能购买《水西庄》的版权。
王澍说:“虽然有外地的、很有实力的文化公司提出了合作意向,但我始终觉得,《水西庄》不仅是红桥区的,更是天津的, 将这部作品交给土生土长的天津剧团,才是其最好的归宿。”王澍向记者透露, 目前天津人艺方面正在组织论证,计划将剧本改编成舞台剧。
2013-03-13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