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播影视 >
 
  编剧导演演员齐心协力 天津制作电视剧《寻路》精益求精
 
 

  连日来,由天津市策划摄制的电视剧《寻路》在央视一套播出,引发众多观众关注。许多观众表示,这是一部生动形象的历史教材,看了该剧,了解了党史,得到了教育,心灵上受到了震撼,精神上受到了鼓舞。记者采访剧组时,该剧制片人、导演以及演员都表示,在拍摄过程中,全剧组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力争拍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这也是为党的生日献上的一份厚礼。
  全剧组都能“打硬仗”
  对于一部电视剧来讲,扎实的剧本是成功的基础。《寻路》从策划、构思到撰写剧本,历经三年时间。中央及本市有关方面对该剧的创作拍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全程参与,并对作品主题立意、表现内容和人物定位提出了重要意见。曾创作过多部红色经典电视剧的王朝柱激动地对记者说:“写《寻路》,可以说我是呕心沥血啊!”为了写《寻路》,在掌握大量一手文献资料的前提下,年过七十的王朝柱把当年毛泽东走过的地方重走一遍。回来后,他一头扎进自己的小屋,将对革命领袖和先烈们的无限深情凝于键盘指尖,潜心创作,埋头笔耕。写完全剧最后一个字,王朝柱累得大病一场。
  天津电视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该剧制片人倪祖铭告诉记者,《寻路》剧组沿用了电视剧《解放》和《辛亥革命》的主要拍摄班底。这个善于“打硬仗”的团队,在进入革命老区拍摄时,尽管那里条件非常艰苦,生活上遇到很多困难,但大家都毫无怨言。“我们的剧组在紧张艰苦的拍摄阶段,发扬‘寻路’精神,每天平均工作14个小时。特别是进入冬季以来,江西阴雨不断,气候恶劣,给摄制组、制片部门带来很大困难。脚下是泥,天上是雨,井冈山区山高路滑,大家硬是靠身背肩扛把拍摄器材一趟趟扛上山。”
  各环节追求完美
  回忆起“刑场婚礼”那场戏的拍摄,刘娟导演颇为感慨。12月中旬的横店已经是天寒地冻,这场戏她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而且精心设计并找到了满意的场景。但当天由于天气原因,拍得不够理想。剧组其他人没有察觉到,只有导演心存遗憾。晚上回到驻地后,她一夜没睡。刘娟告诉记者:“每次想起周文雍、陈铁军的故事,我都会被深深打动。我想这场戏一定要拍得完美,一咬牙,不行,得重拍。”第二天一早,她找到制片主任要求重拍,制片主任表示全力支持。制片部门紧急联系场景并调整了拍摄计划,所有部门通力合作,重拍了这场戏。当导演满意地喊停时,连续奋战的剧组人员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倪祖铭还介绍说,《寻路》剧组演员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怎样演好领袖人物为观众接受”是摆在演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这样一支年轻的演员队伍,承担这样一个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也是摆在导演和制片部门面前的一大课题。制片部门专门组织青年演员进行集体学习和体验生活,同时,编剧、导演多次为演员们讲述创作思想、人物把握要点等等。年轻的演员们以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投入创作,许多演员阅读了大量相关史料,做了很多的案头准备工作。
  全剧组以革命领袖为榜样,在“寻路”精神的感召下拍摄《寻路》。拍摄中,年轻演员不辞辛苦,冰天雪地中,演员单衣单褂,面对寒冷的河水演员要跳下去,面对危险的战火演员要冲过去。临近杀青,扮演朱德的演员赵凯血压升高、心脏不舒服,但为了保证拍摄,他从医院输液治疗后直接又回到拍摄现场继续拍戏。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个大家熟悉的领袖形象跃然银屏,同时又带给观众许多新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著名造型大师王希钟,虽已85岁高龄,但在《寻路》剧组跟组指导化妆工作却干劲十足。一天,王希钟半夜三点突然想起领袖造型的细节问题,立即起身来到化妆室。当人们劝他注意休息时,王老说:“拍这种戏有感情,不辛苦!”

                                     2013-07-01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