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型人文纪录片《五大道》相继在央视纪录频道和天津卫视播出,引发社会各界热议,让外地观众看到“哏儿都”天津除了人们熟知的包子、麻花、相声,还有被时光雕琢过的厚重,津城观众更为今天生活在天津而倍感骄傲,再漫步在五大道时,深深感受到“一条条林荫小路,流淌着无尽的岁月时光;一幢幢名人故居,埋藏着无数的历史风云”。
纪录片《五大道》由天津市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和天津广播电视台联合摄制。该片是首次以电视纪录片的形式,全景式呈现“五大道”的形成发展,真实再现了天津“九国租界”里的人物、事件和与其相关联的故事,以史料的广度、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精美,全方位展现了天津文化的独特魅力。
讲故事,讲有意思的故事,是《五大道》的艺术表达方式。其中的天津元素也分外吸引人,比如以一幅罕见的杨柳青年画引出甲午海战,在大开大合间实现巧妙的过渡,再比如著名的风貌建筑专家金彭育一出场就说了句天津话“嘛叫五大道”,瞬间让观众感受到浓郁的津味儿,生动又俏皮。故事精彩、视野恢弘、制作精良是很多观众看后的直接感触。网友“东院故事”表示:“内容详实,风云不限于津门,底蕴雄厚,低调不掩荣华,千秋功过,谁人曾与评说。好一部《五大道》。”有观众看后发表评论感叹道:“近代天津卧虎藏龙,聚才留贤。政治人物、清朝遗老、文化名流、实业家,纷纷聚首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天津历史可以说是小洋楼历史,五大道洋楼群千姿百态。 不仅显示了当初主人非凡的身份,也成为了天津市一张独具特色的名片。大量的历史风云人物在五大道留下自己的风华韵事,这些故事足够让我们这些后人细细品味,慢慢咀嚼。”
一部《五大道》也让天津人再次涌起对家乡的自豪感,观众方大卫表示:“《五大道》使天津这座现代大都市,通过一条条街道,一座座建筑,一个个人物真实记录,展示出很多鲜为人知的‘中国第一’。而这些‘中国第一’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未曾读到的。作为天津人,作为中国人,深感自豪!”网友sun认为《五大道》真正解读出了天津的人文密码:“天津的文化基因一半在码头,另一半就在租界,从《五大道》可以看看我大哏儿都在包子、麻花、逗你玩以外,另一张已逐渐依稀的面孔。作为天津人,我们尊重历史,我们为天津拥有这段历史而动容,更为生活在天津骄傲。”
《五大道》不仅深受普通观众的喜爱,引发追剧热潮,也得到业界人士的关注与肯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刘效礼认为:“《五大道》大气且有深度,故事很精彩,镜头很精美,结构很流畅,包括音乐解说都很到位,整体都很好,是个难得的好片子。”来自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教授、博导张同道更是坦言看了《五大道》,想为它做一些理论上的研究,“《五大道》进入历史的多元视角,拓宽了历史的空间,还原了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它是中国纪录片从宣教走向传播的成熟性标志。 它在艺术上的诸多特点值得我们去总结, 其中仅一个‘繁而不乱’就令人钦佩,如此大量的历史信息,如此大量并且复杂的人物,无需众多笔墨,仅仅三言两语,人物就生动起来。这只有非常高深的艺术功力才能够做到。《五大道》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2014-10-16
(新闻来源:天津网-每日新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