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央视热播的纪录片《五大道》首次以电视纪录片形式全景式呈现天津五大道的形成和发展,说一片街区,话百年风云。在这部展津城魅力,讲中国故事的纪录片中常能听到五大道上马蹄、马铃的声音和天津曲艺韵味的声调……这些津味十足的配乐成就了这部视听盛宴。而《五大道》的配乐是由天津大学两位理工男精心打造的,其中一位还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中学时代就是在马场道上的新华中学度过的。
《五大道》的音乐制作公司是北京沐肆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两位负责人是2000级天津大学的毕业生,其中高宝喜是建工学院港口航道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而王同则是先学机械后改中文。两个人在校期间都曾是天津大学北洋艺术团的成员,高宝喜擅长西洋打击乐,王同则精于长号。毕业后放不下音乐的两个理工男先后进入音乐制作公司,并先后成为音乐总监和录音总监。后来两个人携手创业,于是一系列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电视片配乐陆续完成,包括纪录片频道热播的《五大道》,之前播出的纪录片《牡丹》、《魅力斯里兰卡》,以及尚未播出的纪录片《园林》还有财经频道的《互联网时代》、《上海自贸区》,配乐都是由他俩共同制作完成的。
为了让这部《五大道》的纪录片更有韵味,他们在制作过程中又数次回到天津采集声音,搜集一些比如天津曲艺、五大道的特征声音等音乐元素。“纪录片中使用比较明显的有马车声和马铃声。但其实我觉得五大道最大的‘声音特点’是闹中取静。”高宝喜说,为了找到这种声音特质,几次在回家的时候他就带着录音机去五大道录音,“让我最有感觉的还是老建筑里的楼梯声。 尽管现在很多的‘小洋楼’翻修了 , 楼梯也加固了, 但许多的建筑里仍能听到木制楼梯的嘎吱声。”从2012年年底开始接触和筹备《五大道》的音乐制作到今年9月份声音最终完成, 凝聚了两位天津大学生对天津的情结。
2014-10-19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