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像协会:拓宽市场管理的桥梁
去年年末,文化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音像分销协会(商会)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发展音像分销行业协会(商会)是新形势下音像市场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是完善音像市场体系的重要组织措施,也是音像市场行政执法与行业自律相结合,健全监管体系的重要环节……”笔者认为,此举标志着我国音像市场的管理由单一的、旧的管理形态向综合的、高级的管理形态转变。
音像制品的价值内涵就是知识产权,因此,音像产业自上世纪80年代初诞生以来,就伴随着反盗维权的任务。同时,我国的音像市场也经历了一个由计划经济的有序到市场经济的无序,进而走向市场经济的有序这样一个曲折的、螺旋式的发展过程。
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生产单位被严格控制,流通渠道单一,政府及其所属的企业参与其中,只要控制住生产单位和流通渠道,音像市场的秩序即可保障。但是,随着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市场经济初期所表现的扩张性和粗放性以及资本积累时期市场发育过程中的混乱和粗糙,使“无序”加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法律体系在不断的完善,这也为建立新的管理体制打下了基础。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按市场化原则规范和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等自律性组织,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这为建立新的音像市场管理体制确定了方向,其中前两者是组织化的,而后两者是非组织化的,也就是说,行业组织把自律机制引入市场监管之中,是音像市场管理体系在组织层面上的进步。
音像协会作为由经营者组成的行业协会,对于市场来说,它是属于社会的中介组织,建立和培育行业协会,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必然要求。
首先,它要为市场主体提供中介服务。在深化改革后,政府的主要任务转为宏观调控,从原来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不良状况中解脱出来,远离市场之后,在政府和其他主体之间需要一个中介组织来协调关系,同时使政府摆脱大量的具体微观事务,从而提高政府的管理层次和宏观调控能力。一方面,协会把国家的法规、政策通过各种形式传达到企业;另一方面把企业的需求和市场的状况反馈给政府,及时提出建议,影响政府制定出更适合经济发展的政策和规划。
其次,音像协会的建立有利于加强经营者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形成有机整合的经济力量,增强经营主体自身的保护能力,从而凭借强大的经济力量对行政权力的运行实行强有力的监督,对损害行业利益的行为进行强有力的反击。
最后,协会作为行业组织,以行业自律形式参与音像市场的监管。一方面,协会以行规和公约等形式规范会员单位的行为;另一方面,实行对全行业监督,发现有人销售盗版碟时,既可以采取向政府主管部门举报,也可经版权人委托进行司法诉讼。笔者认为,行业自律,不仅是对会员单位的监管,也是对全行业的监管,对外叫自律,对行业内就是管理。我国的音像市场只有调动了全行业的积极性,尤其是“受害群体”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全方位的监控,从而使我国音像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有序发展。
2008-02-18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市场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