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庆亲王载振事略
  
  我是满清皇室庆亲王的后裔,到我这一辈是第五代。我父载振,借着我祖父奕劻当权柄国之声势,累任朝廷要职,曾显赫一时,光绪三十三年受御史参奏辞职后,即未再出任。民国6年我祖父去世后,他承袭了第四代庆亲王爵衔。民国14年我父率全家迁居天津,过起了悠闲的寓公生活。现将他的一些情况及王府的轶事记述如下,如有错误之处,希知者予以指正。

                   承袭逊清庆亲王爵衔

  满族爱新觉罗氏发源于长白山。清太祖进关入主中原后规定,凡显祖宣皇帝以下的本支子孙皆称宗室,伯叔兄弟各支后裔皆称觉罗,皇子皇女和近支所生子女,年终都由宗人府记之于表,称曰“星源集庆”,皇室的玉牒,每逢丁年作一次修纂。乾隆时,皇六子永瑢绘岁朝图进呈孝圣后,高宗题诗有“永绵奕载奉慈娱”之句,后即取“永、绵、奕,载”四字作为近支宗室的命名排辈。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又钦定续拟了“溥、毓、恒,启”四字,当时“溥”字辈已有命名“奉”字的,皆令改正。咸丰七年,逢丁巳年,又续拟了“焘,闿、增、祺”四字,各宗室子孙都按这个顺序命名,1937年(丁丑年,溥仪在东北颁“上谕”,续选了“敬志开端锡英源盛正兆懋祥”十二个字,作为“祺”字辈以下的宗支字派。我曾见过当时宗人府给我父亲的文字资料。伪满垮台,溥仪这个“上谕”幻想亦告破灭。
  我们爱新觉罗家族的称谓,均以本人之名为姓,如我父载振,称“振贝子”,溥仪之叔载涛,称为“涛贝勒”,后称“涛七爷”。我按辈数取名溥铨,字季达,至今一直用名“铨季达”,外人不明,觉得祖父子孙不同姓,引以为奇。 “爱新”二字译汉音为“金”,辛亥革命以来,特别是溥仪出宫后,很多王公贵族后辈都统一姓金,而且有的家族,也不再沿用规定按字排辈了。
  我家第一代受封庆亲王爵的是永璘。永璘是乾隆的第十七子,也是最小的儿子,生于乾隆三十一年五月,五十四年受封为贝勒,嘉庆四年晋封为惠郡王,后改为庆郡王。嘉庆二十五年永璘病危时,晋封为庆亲王,终年五十五岁,谥曰“僖”,我家称他为祖太王爷。永璘第三子绵慜袭封郡王,道光十六年去世,年四十岁,谥曰“良”,我家称他为良太王爷。绵慜无子,奉旨以义顺郡王绵志之子奕綵过继为嗣,道光十七年承袭郡王。二十二年奕綵因在孝中纳妾,被革爵,后以永璘第五子绵悌袭爵,同时永璘第六子辅国公绵性因觊觎王爵,行贿谋袭,事发被戍盛京(今沈阳),道光二十九年以绵性长子奕劻过继绵悌为嗣。
  我祖父奕劻生于道光十八年二月,奉旨过继绵悌为嗣,时年十一岁,转年袭辅国将军,咸丰二年封贝子,十年晋封贝勒,同治十一年赏加郡王衔,授御前大臣,光绪二十年晋封为庆亲王,由于受到慈禧的恩宠,官职节节晋升。自同治六年以后,历任镶红、镶白、镶黄旗蒙古都统,镶白、镶黄、正蓝、正黄各旗满洲都统,镶黄、镶蓝各旗汉军都统,宗人府左右宗正及宗正,曾五次得到崇文门(清代北京收税最多的一个城门)正监督的肥缺。光绪十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事务,十一年会同醇亲王奕擐办理海军事务。1900年庚子八国联军大举侵犯,慈禧、光绪两宫仓皇西逃,我祖父奕劻被授以全权大臣,会同李鸿章与各国议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翌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他仍被派任总理外务部事务,光绪二十九年又任为军机大臣,成为显赫一时的重要政治人物。当时,虽曾先后有御史“三霖(赵启霖、江春霖、赵炳麟)的弹劾,都没有奏效,参奏他的人有的被革职,有的回原衙门。光绪三十四年,他又得到亲王世袭罔替的特殊恩荣。按照清皇室爵秩规定,亲王是降递一等承袭爵位,即亲王子袭郡王,郡王子袭贝勒等。从同治以来受到亲王世袭罔替爵衔的,只有咸丰的胞弟恭亲王奕訢和醇亲王奕擐,至于远支宗室只有我祖父奕劻。宣统三年,又担任皇族内阁总理大臣。武昌起义后,大权落于袁世凯之手,我祖父又转任弼德院总裁,直到溥仪逊位,他才被迫离开长达六十年之久的政治舞台,1917年病故,终年八十岁,溥仪赐谥曰“密”。
  我父载振,字育周,生于光绪二年三月,是祖父奕劻的长子,光绪十五年被赏给头品顶戴,光绪二十年晋封二等镇国将军,二十七年又被赏加贝子衔;二十八年被派任出使英皇加冕典礼专使,并到法、比、美、日四国进行访问。当时出国随行人员有参议官梁诚,参赞官汪大燮、杨来昭、黄开甲、唐文治、陶大均,翻译官吴应科、刘式训、潘斯炽等九人。我父被慈禧选派出使,是由于我祖父奕劻任总理外务部事务,出使便于和各国统治阶级开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外交活动。我父于三月初由北京启程赴沪,经香港转道南洋群岛赴英、法、比、美、日等国,行程八万余华里,历时近半年,于当年八月下旬返京。对这次出使各国,我父著有《英轺日记》一书,共四册十二卷,内容主要记载访问各国有关外交礼节和参观活动,以及各国的政治、学术、律令、典章、商务、学校、议院、工艺等情况(据悉这本书出自随行参赞唐文治之手),光绪二十九年由上海文明书局印行。
  我父回国后,更得慈禧的宠信,历任镶蓝旗汉军都统,御前大臣、管理火器营、正红旗总族长等职。光绪三十二年颁布立宪,改革官制,又任农工商部尚书要职,这时他年仅30岁,可谓少年得志。当时,上海信成银行发行的纸币,币面都印有我父载振的半身像。光绪三十三年,我父载振奉旨赴吉林督办学务,途经天津,因接受直隶道员(另一说为天津南段警察局总办)段芝贵为贿谋黑龙江巡抚之职花巨金买的歌妓杨翠喜,被御史赵启霖上疏弹劾,此事轰动京都,经奉旨查办,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而不了了之。御史赵启霖则以谎奏之罪被夺官。我祖父奕劻也责令我父上疏辞职,从此我父载振即未再出任。
  我祖父奕劻于1917年病故,当时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遵循民国政府关于清皇族待遇条件中“清王公世爵概如其旧”的规定,下令由我父载振承袭庆亲王爵,其词日:“清宗室庆亲王奕劻因病出缺,所遗之爵,本大总统依待遇清皇族条件第一项,以伊长子载振承袭罔替”。当时已是民国6年,我父载振却合法地承袭了清室亲王的爵衔,成为逊清第四代庆亲王。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