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匈牙利孔子学院举办“中国音乐之夜”活动

  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于2008年6月25日晚,在布达佩斯罗兰大学科达依厅举办了“中国音乐之夜”活动。
  “中国音乐之夜”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 首先由中国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张前为来宾举办了《中国传统器乐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讲座。 张教授在录像的配合下, 深入浅出的为大家讲解了中国从夏、商、周以来传统器乐的历史与发展、制作工艺。 他介绍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20世纪初, 中国的民族器乐已形成为包括多种形式与风格的民族器乐, 其中结构严谨 、影响较大的有9件: 主要是古琴、琵琶、筝、二胡、笛、唢呐等,在现场演放录像录音的配合下,他逐一介绍了每种器乐的特点、演奏方法、表现风格;张教授同时也为观众讲解了中国一些著名的民族传统器乐合奏曲;他的讲座非常吸引人,尤其是在讲解每件器乐时配有演奏时的录音,让观众对中国器乐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的第二部分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刘月宁为观众表演的古琴、扬琴独奏音乐会。她演奏的扬琴独奏、河南音调《流水欢歌》,以其浓郁的中国河南地方音调,欢快的演奏手法,形象的表现出孕育了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母亲河——黄河的源远流长、波澜壮阔,表现出了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古琴独奏《流水》则以勾、 挑、 抹的手法,平缓、深沉的曲调,体现出这首著名的古曲描绘祖国山川河流的自然景观、诉说“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的动人故事。演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几次返场加演,说明了匈牙利观众对中国传统器乐的喜爱。
  “中国音乐之夜”活动举办的非常圆满,罗兰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郭晓晶向记者介绍,孔子学院将举行多种类似的活动,其目的主要是向匈牙利人民更加深入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加深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院长郝清新、匈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晓风等热爱中国文化音乐的匈牙利朋友和旅匈侨胞近百人参加了活动。

                                   2008-07-04
                                (新闻来源:文化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