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部反映天津滨海新区建设者的微电影已经“杀青”。这部影片主创人员由天津和北京的影视从业者共同组成。记者采访中发现,在便捷交通推动下,津京两地民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北京影视爱好者为拍摄作品而往返于两地,成为新一批“双城族”。
一天下午,在滨海新区影视爱好者孔繁良家中,微电影主创人员正对拍摄方案进行热火朝天讨论,每一个细节都在争论中反复推敲。这个“摄制组”正在拍摄微电影,以一位建筑世家普通工人为主人公,将通过发生在他身上的一系列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滨海新区建设者的精神风貌。
孔繁良告诉记者,为更好体现新区元素,海河开启桥、五洲擎天等新区标志性建筑都将成为取材场景。参与新区微电影创作的策划人郭谅,现在在北京工作,是位电视界从业者,经常往返于京津两地。为拍摄微电影,他暂时“驻扎”在滨海。“京津城际开通后,从北京来天津只要半个小时,比我在北京从城东到城西的时间还短,根本感觉不到是去异地。” 虽然来滨海时间不长,他对新区的突出印象便是“国际化”。
现在,越来越多在北京的影视工作者或发烧友,像郭谅一样过起双城生活,在京津两地参与沙龙研讨或者影视拍摄。“许多北京的微电影剧组会特意到天津取材,尤其青睐滨海新区。”郭谅分析,一方面得益于两地距离相近,交通便捷,另一方面则是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精神和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吸引。
今年7月, 滨海国际微电影组委会与于家堡金融区正式签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微电影节永久落户于家堡,致力于打造新区特色文化产业,有利于吸引更多来自北京以及其他地域的影视从业人员和爱好者。
2013-12-20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