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化交流>>
  交流动态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完成对149位京剧老艺术家的访谈
老艺术家与时间赛跑“谈戏说艺”

 
     
  

  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并组织拍摄的大型音像出版物 《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 ——老艺术家谈戏说艺》,历经6年已完成3集对149位京剧老艺术家的访谈, 并从中编辑出版了丛书“谈艺说戏——百位名家口述百年京剧传承史”。2月22日, 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在全国政协文史馆举办《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成果座谈会, 并将这套大型出版物捐赠给全国有关京剧院(团)、 艺术院校、公共图书馆。仝广成、刘家强、翟惠生、叶少兰、杜近芳、迟金声、谢锐青、刘长瑜、韩永进等有关领导和京剧知名演员及专家学者出席座谈会。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的历史、独特的艺术规律、灿若辰星的艺术家群体。京剧的许多绝技由艺术家创造并且“活”在艺术家身上。随着老艺术家的离世或年事已高,抢救、传承老艺术家在学艺、表演、教学等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独门技艺,总结出人出戏的规律,弘扬京剧界的艺德,为京剧未来留下宝贵的艺术资料已迫在眉睫。基于此,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专门组织力量,对北京、上海、天津、 山东等地149位京剧老艺术家进行谈艺说戏录音录像访谈,留下了149部专题访谈纪录片。 受访的老艺术家包括京剧各行当、各流派的表演艺术家和卓有成就的鼓师、琴师、教育家、研究家、编剧、导演、舞台美术师等,其中年龄最大的年逾九旬。一些艺术家虽然身体衰弱, 但一谈到学戏、 演戏,依然神采奕奕。96岁高龄的京剧老艺术家迟金声在座谈会上意犹未尽地说,录制完访谈,似乎还有话说。他认为现在演出剧目较单一,表示要再挖掘、整理两出老戏搬上舞台。令人痛惜的是, 有30多位老艺术家在录制完访谈后便与世长辞, 这愈显留下的资料之宝贵和抢救、传承工作之刻不容缓。作为《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老艺术家谈戏说艺》项目策划者、发起者、组织者,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说,这个工程实施6年中,大家就是抱着这样急迫的心情工作,这里有这一代京剧人沉甸甸的责任感。
  座谈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艺术工程。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称这一抢救工程是在与时间赛跑。他希望不要把这套音像出版物当作纪念品、收藏品,而要让其真正发挥作用,要用起来,要开花结果。

                          2017-03-20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