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日前, 伦敦书展上一单签约引发舆论热议: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下属的柯林斯学习出版社与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签署协议,把涉及36个品类的上海全套基础教育数学教材引进英国。
当不少中国父母热衷于给孩子购买国外绘本和英文教材时,中国教材却首次成套进入了作为教育发达国家英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国教材“走红”英伦,中国教育理念走向世界,正在成为全球基础教育领域的新动向。
英国学校使用中国教材,其实是英国近年来系统引进中国数学教育“上海模式”的一部分。这背后,是中式课堂教学、教师培训、教育理念“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输出。中国教育“上海模式”最初受到全球关注,是因为中国学生在国际教育评估中的抢眼表现。2009年和2012年,经合组织发布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报告,上海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领域位居榜首,引来包括英国在内的不少国家“取经”。
在一些西方人的认知里,中式教育似乎还只是停留在填鸭灌输、死记硬背这些陈旧模式中。不过,观摩过中式课堂的西方教育者发现,中国教师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英国《卫报》等媒体评论说,一些英国教师被九九乘法表“震惊”;中国老师把“数学的艺术”带进英国课堂。
其实,中国基础教育的辐射力,早已不止于英伦三岛。美国、芬兰和南非等许多国家,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不少国际组织,也都来上海“取经”。
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无疑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而锻造人才的学校教育因此必然有一定过人之处。从输入到输出,从引进到出口,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兼容并蓄、交流互鉴中塑造着独特的中国风格,并且逐步在为其他国家的人才培养和国际教育多元化作出贡献,这无疑是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情。
2017-04-18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