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5日晚,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在安阳中原影院圆满收官。此次展演活动于11月17日开幕,历时9天。活动期间,来自河南、山西、河北、山东9个院团、550多名演职人员演出传统戏剧18场, 此次展演社会反响强烈,观众观看热情高涨,共有3万余人次前往现场观看, 湖北荆门点睛文化传媒、浙江温州雅博微直播、江苏徐州八方媒、河南安阳全城热播、河南安阳直播、山东济南MT直播等九家网络直播媒体,对全国的戏迷朋友进行现场网络直播,受益群众超过160万人次。其中, 河北省武安市平调落子剧团11月23日晚7时演出的《福寿图》创网络直播收视新高,达到了74500人次。 活动展演时间之长、 规模之大,参演剧种之多,观看人数之广均创历史新高,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展演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此次展演活动得到文化部非遗司的大力支持,河南省文化厅和安阳市市政府对这一活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展演期间,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孙鹏以及四省非遗处的相关领导,安阳市有关领导亲临现场观看演出, 并组织召开首届晋冀鲁豫传统戏剧保护工作座谈会, 使现场展演活动与座谈研讨、交流、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产生了积极效果和影响。此次展演活动亮点频现:
一是运作模式新。 晋冀鲁豫传统戏剧展演活动是文化部首次举办的跨区域性传统戏剧演出活动。 活动运作模式新颖,通过搭建跨区域展示平台,组织四省国家级非遗优秀剧目,采取集中展演推介的方式,突破以往传统戏剧,特别是县区非遗剧种“足不出县”“影响仅限一域”等瓶颈问题,极大推动了传统戏剧的区域交流和传播,对传统戏剧保护和传承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传播形式上, 通过剧院“演出+网络直播”的推广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以往剧场演出观看人数少,受众范围窄等瓶颈,真正实现了场内场外无缝连接,观看人数呈几何级别增长。
二是参演剧目精 。 展演的九家剧团的剧种剧目全部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影响范围广泛、特色鲜明、技艺精湛,异彩纷呈,突出表现了晋冀鲁豫地区所彰显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传统文化精神,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参加展演共18场24个大小剧目, 既有雄壮激烈的《无佞府》 《闯幽州》《金水桥》《忠保国》等正宗大戏,又有充满生活气息、诙谐讽刺的《王小赶脚》《墙头记》《姊妹崖》等民间小戏,既有弘扬传统忠君爱国思想的,又有歌颂仁厚、乐观、向善品德的,一幕幕大戏精彩纷呈,演出现场场场爆满,掌声如潮,使广大群众大饱眼福、过足了戏瘾。
三是影响规模大。 通过剧院“演出+网络直播”的传播方式使展演活动影响广泛。 每场演出过程中, 近2000座的安阳大会堂场场爆满,座无虚席。同时,在现场设置的3台摄像机, 对每场展演活动进行全程网络直播,受益群众达到160万人次。新华网、中国文明网、大河网、河南文化网、网易、新浪、 腾讯、搜狐等30多家主要网站,报道转载了活动盛况,播发刊登各类新闻消息360余条,活动照片300余张,网络条目和相关消息链接达十余万条,营造了浓厚的活动氛围;《中国文化报》《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安阳晚报》, 河南广播电视台、安阳广播电视台等20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活动纷纷予以极大关注,进行跟踪宣传报道,使展演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影响和效果。
四是社会反响好。 展演活动每天2场,连续9天,天天精彩剧目不断,场场好戏连台, 使广大观众品尝到了一道道高水平的戏剧文化盛宴,现场掌声不断,社会好评如潮。现场一些年轻人感叹:原本从不看戏,今天才知道原来是自己不懂戏,传统戏剧真的好看、好听!展演活动不仅有力扩大了传统戏剧社会影响, 同时在树立传统优秀剧目品牌,弘扬传承传统优秀戏剧文化等方面起到良好作用。展演期间,赢得了社会群众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是提升促发展。 展演期间,文化部非遗司、河南省文化厅领导以及四省非遗处的负责同志, 与来自四省基层传统戏剧院团长及戏剧非遗项目传承人进行深入座谈,认真听取基层项目传承人对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人员济济一堂,畅所欲言,针对传统戏剧保护与发展,谈现状、说实情、讲问题,谋思路,起到交流经验,提升水平,共谋发展的目的。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在座谈会上强调,各级文化部门和基层院团要把国家好的扶持政策用足用活,激发活力,围绕“演起来”这个核心,想办法找路子,探索戏剧艺术扶持资金与非遗扶持资金的良性互动、互补,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在展演期间同时举办座谈会,为进一步保护、传承、振兴传统戏剧,增进区域间传统戏剧保护传承工作的相互了解、学习与合作,促进晋冀鲁豫四省戏剧文化交流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此次展演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将传统戏剧广泛融入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促进了晋冀鲁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艺术的交流、传承保护与发展。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充分利用展演这一平台,进一步夯实了优秀传统戏剧发展基础,对于推动优秀传统戏剧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大众,影响受众,扩大影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必将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发展工作迈上新的阶段。
2017-12-07
(新闻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