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全国文化文物援藏工作会议7月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强调,要加强文化援藏工作,促进西藏文化事业的更大发展。
文化部及国家文物局领导孟晓驷、陈晓光、周和平、赵维绥、单霁翔等出席会议。
孙家正说,自1998年第二次全国文化援藏工作座谈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从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西藏实行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积极开展文化文物援藏工作。主要表现在:第一,加大了对西藏文化文物事业投入。“十五”期间,国家加大了对西藏文化文物事业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重点文物得到有效保护。5年间,国家对西藏文化设施建设和文物保护的投入达40650万元,其中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是国家“十五”规划和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点文化援藏项目,投入34700万元。经过5年来全国文物部门的协作和努力,三大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其它援藏文物工作还包括,制订了卡若遗址、藏王墓等保护规划;开展了青藏铁路、阿里地区、林芝地区等考古调查工作;西藏自治区博物馆、山南博物馆等在文物征集、馆舍维修、藏品保护方面获得国家财政重点支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50万元,安排建设了自治区藏剧团排练演出厅和33座县级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以及那曲、山南地区群艺馆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同时,文化部为西藏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送书下乡、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等投入专项补助经费约1400万元。第二,组织开展了全国文化文物援藏工作,加大了文化文物援藏力度。据不完全统计,自1996年以来,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及全国文化文物系统为西藏文化文物单位援助资金、培训人员、购置交通工具、更新专业及办公设备等,折合资金1500多万元。同时,按照中央“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决策,各对口援藏省市以安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选派文化援藏干部、进行文化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文化文物援藏力度。据不完全统计,仅“十五” 期间, 对西藏文化文物基础设施建设援助资金达2.3亿元, 先后援建了拉萨市民族艺术宫、林芝地区艺术中心、图书馆、昌都地区图书馆、天津广场、日喀则地区扎寺广场,以及部分县影剧院、文化广场等一批文化基础设施。第三,加大了对西藏文化文物人才支援和培养力度。“十五”期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对口支援省市不断加大人才援藏力度,先后派出文化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派出专家和业务人员来藏开展短期培训和业务指导,通过院校培养、挂职锻炼、短期培训等多种方式为西藏培养和提高文化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此外,在西藏对外文化交流上也给予了积极支持。
孙家正强调,“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是中央做出的重要决策,必须长期坚持。10多年来,文化援藏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们要认真总结经验, 采取措施, 继续做好文化援藏工作。要进一步提高对文化文物援藏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根据西藏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各地支援能力,确定并落实文化文物援藏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做好文化文物援藏工作。
孙家正指出,西藏文化事业的发展,首先要靠西藏自身的努力。希望西藏各级文化部门按照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切实完成各项任务。抓住全国支援西藏的机遇,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搞好西藏的文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个中心任务。加强思想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各项文化工程建设。继续发掘、保护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积极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崇尚科学文明, 倡导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 孙家正强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西藏发展稳定工作的意见》的精神,与西藏保持长期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不断总结经验,从实际出发,尽最大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给予西藏切实的援助,为促进西藏文化事业的更大发展,实现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积极的努力。
本次文化援藏工作会议与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套开。会上举行了援藏项目签约仪式。
2006.7.21
(新闻来源:文化传播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