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览隆重开幕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继承和弘扬延安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团结拼搏、开拓进取的信心和决心,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主办,天津市延安精神研究会、平津战役纪念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承办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览,于建党九十周年前夕在平津战役纪念馆开幕。老同志、市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何国模及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与社会各界代表共同参加开幕式并观看展览。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展览共分9个部分,通过近300幅照片、 80余件实物,回顾了从1935年至1948年,中国共产党与陕北军民并肩作战、艰苦奋斗的光辉岁月,展示了延安精神产生、形成和发展的伟大历程。展览依次展示了当年在延安形成的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张思德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各个原生形态精神。这些原生形态精神是延安精神的生动体现,延安精神又是这些原生形态精神的升华。经过半个多世纪以来不断地研究、提炼和归纳,延安精神的科学内涵高度概括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延安精神一直引领党和人民战胜困难,不断前进,同时又在党和人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注入新的内涵。
  展览开幕之际,组织者还邀请了延安歌手现场演唱红色信天游。在激昂的红歌声中,观众们步入展厅,仔细观看展览,认真聆听讲解。此次展览中有不少珍贵文物和照片都是第一次和天津市民见面。其中的一张小炕桌,是毛泽东在1936年红军东征前夕,住在清涧县袁家沟村农民白育才家中办公所用。就是在这张炕桌上,毛泽东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雪》。随后,房主白育才将这张小炕桌精心保管,并作为传家宝传给了后代。 直到1972年6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征集后展出。许多观众表示,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举办这个展览让大家重温了革命岁月,学习了延安精神。我们要以此为精神动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大的干劲投入到工作中,为天津的发展做出贡献 。


                                2011.07.07
                         (新闻来源:平津战役纪念馆 信息员: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