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本市“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文化“及时雨”浇在群众心田
农家书屋越来越多 文化器材用得上效果好
 

  西青区的54家新建农家书屋,近日全部通过了天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督查验收小组的验收。至此,“农家书屋”已覆盖了整个西青区。西青区的文化部门和社区群众纷纷表示,这些都得益于在本市开展的“文化惠民”活动。记者从市文广局获悉, 为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今年计划再投入720多万元,实现3800个村文化室全覆盖的目标。
  本月中旬,本市举办了“情系百姓 文化惠民”文化器材发放仪式, 共向全市21个公共图书馆和市少儿图书馆配发了21辆流动图书车,为15个乡镇文体中心各配备了一套数字电影放映机,为40多个社区文化室配发了电子琴、架子鼓、二胡、小提琴等各类乐器近1000件, 总价值近300万元。本次活动是历年来为基层配发文化设备范围最广、类型最全的一次。为选好配好文化器材,市文化部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原则,深入调研,反复论证,认真征求基层意见,充分考虑基层需要,精心挑选基层单位最需要、最适合、用得上、效果好的图书车、电影放映机和乐器。各区县接受单位的代表一个个乐在眉梢,暖上心头,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盛赞为基层配发器材是一件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的大实事、大好事,是“雪中送炭”之举,是文化的“及时雨”。
  这些文化设备的配发,对于进一步完善延伸服务,繁荣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全面加强基层的文化建设,构建惠及全民的文化服务体系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接受设备器材的单位和区县文化部门纷纷表示要管好、用好这些设备器材,确保配送设备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真正发挥作用,使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文体中心(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文化资源充分结合起来,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共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发展的成果。
  近年来,本市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乡镇文体中心、农家书屋和村文化室、农村电影放映和“千村百站”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等一系列公益文化工程纳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攻坚战重点项目。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五年来,本市共为各项惠民工程投入约7800万元,其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央和市财政投入1676万元,率先完成区县、街乡镇、村全覆盖的任务;乡镇文体中心市发改委投入3035万元,新建63个乡镇文体中心;村文化室市财政投入近2000万元,为2380个村配发各类文化器材47000多件。


                                    2011.07.25
                               (新闻来源:今晚网-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