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本市各文博场馆积极行动,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系列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近日,由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牵头,在天津博物馆举行了系列主题活动。5月3日在天博举办了“天津市第二届博物馆纪念馆原创陈列展览评审会”;5月16日,天博举办了 “第二届京津冀博物馆陈列展览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昨日在天津文化中心举办了“天津市第二届博物馆纪念馆原创陈列展览评选”参赛展览展示活动。天津博物馆还契合本次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举办了“看天博展览 听天津故事”特别活动,带领市民到五大道去寻找记忆中的天津收藏家,探寻那些久远的尘封往事。本次寻访活动全程通过腾讯直播在线播出。
特色展览突出津味文化
5月18日, 由天津市文物局主办, 天津博物馆承办,各区普查办及国有文物收藏单位协办的 “沽上撷珍—— 天津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 在天津博物馆四楼展厅开幕。 该展览共分为 “举国大计 神圣使命” “宝蕴津门 成果卓著”和“数年一日 滴水穿石”三个部分,展出了体现天津文物收藏特色的展品100余件。展览展期将至9月3日。
天津美术馆于18日举办了“中国美术馆馆藏连环画原作精品展·天津展”和“天津连环画邀请展”。自然博物馆以互动科普的形式带领观众在“丝路”上寻访,介绍“一带一路”上的动植物、矿物宝石资源,从自然和博物的角度介绍和解读“一带一路”的概念和内涵。
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日前举办了“周恩来与北京人艺”展览,连日来,观众反响强烈。展览全面展示了周恩来对北京人艺的真挚情感和深切关怀。
戏剧博物馆于18日举办了“走进天津戏剧博物馆,感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活动,邀请天津市多所学校的学子走进天津戏剧博物馆进行精彩的传统文化文艺演出。
5月17日,本市文庙博物馆与河北区教育局 “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课堂’”启动仪式举行。为推动共建活动的开展,天津文庙博物馆把《大哉孔子展》《孝德展》等主题展览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作为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课堂”的首讲内容,采取馆内讲解员到校集中宣讲和义务培训学生讲解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塘沽博物馆举办了“潮涌津沽——滨海新区的海洋文化遗产”,以滨海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开创的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和传统文化为主线,展示近代百年间海工业文明的丰硕成果。
18日,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以 “博物馆里的记忆”为主题,特别推出精品展览、 公益讲座、主题教育、历史文化大课堂等精彩活动,还特别送上免费门票“大礼包”,让观众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体验博物馆的奇妙之旅。
博物馆日助残日相结合
结合5月18日既是国际博物馆日又是全国助残日这一契机, 平津战役纪念馆联系残疾人联合会及智障学校,并为其提供免费讲解和特殊服务。昨日,本市近百名残疾人观众,在讲解员的讲解和志愿者的陪同下,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馆从和平聋协请来手语讲解志愿者,协助讲解员用手语翻译。讲解员和志愿者的通力合作,为聋哑人士带来了一场生动的手语讲解,在场聋哑人士表示,因为听力障碍,平时很少参观纪念馆,这次平津馆之旅开拓了他们的眼界,让他们了解了天津解放的历史,大家都收获颇丰。
周邓馆也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将精心制作的 《榜样在我心 践行价值观》 小型巡展送入天津市聋人学校, 以此更好地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馆还将微课堂送进聋人学校, 以多媒体宣讲形式开展《为中华之崛起——励志故事》活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