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天津市第九届暨河东区第十一届家庭文化艺术节举行
“家庭文化”助力文化惠民工程

 
 

  昨天,“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 扎实推进河东区文化惠民工程” 新闻发布会在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会上,河东区相关领导对贯彻落实市党代会精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展情况作了汇报,并重点介绍了河东区2017年特色文化惠民活动——天津市第九届暨河东区第十一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情况。
  构建“一个体系”,打造“四个项目”
  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河东区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为主线,以深化文化惠民为目标,通过着力构建“一个体系”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四个项目”即群众文化活动精品项目、定制式公益文化服务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以及文化交流合作发展项目,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有效实施。
  今年上半年,河东区结合群众文化需求,以精准化为目标,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加强文化服务精准供给, 举办各类公益展览18场,公益讲座36场;开设51个门类的公益培训课程322课时,累计培训3360人次,基层公益辅导课程累计培训2863人次。围绕党的十九大、建军九十周年、香港回归二十周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 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等重大主题和重大活动,年内举办群众文化活动不少于150场;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加大古籍保护力度,高质量建设河东区图书馆古籍书库,探索性开展古籍利用与文创产品开发工作;围绕“京津冀发展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和文化跨省合作交流。
  同时,今年河东区还将进一步强化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全覆盖,特别是加快推进河东区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馆建设,将河东区文化馆打造成为集驻场演出、文化展示、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区级综合群众文化活动场所,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以“家庭”为核心推动文化惠民工程
  作为河东区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天津市第九届暨河东区第十一届家庭文化艺术节精心策划组织了京津冀家庭戏曲、曲艺大赛,第二届“家有好故事”系列活动,“传承好家风”天津、内蒙古、贵州三地摄影展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突出“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的主题, 创新思路、创新理念、创新招法,使家庭文化艺术节成为新常态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
  自1985年起,家庭文化就成为河东区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十年来,河东区不断强化家庭文化建设的理论支撑, 坚持精品创作和人才培养,扎实深入基层, 坚持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万余场,将家庭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天津市的品牌文化活动。今年的家庭文化艺术节历时6个月, 共举办八项大型主题文化活动。艺术节期间,以家庭读书朗诵、第二届“家有好故事”等活动突出“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的主题;以家庭书画展、“优秀文化传承家庭” 评选等活动,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和普及;以京津冀家庭戏曲、曲艺大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和文化跨省交流合作。
  此外,在文化跨省交流方面,河东区已经与贵州、内蒙古等地文化部门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借助家庭文化艺术节的平台,不断拓展这个文化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

 
 


                         2017.07.19
                      (新闻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