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
 
   
文化新闻  
 


河西区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 形成10分钟服务圈

 
 

  日前,2017年“走基层、看文化”媒体团来到天津市河西区,深入探寻该区在建设多元文化城区,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电子化设备及数字阅读已广泛深入到读者的生活。在河西区图书馆,这里设有数字体验区,可满足青少年、成年、老年等不同年龄阶段读者的数字体验和阅读需求。
  河西区图书馆馆长刘霄介绍,数字体验区设有科普类VR设备、触摸式国学数字借阅机、绘本动漫一体机等,读者可以在体验区内使用VR一体机观看动植物结构、人体结构等虚拟现实场景,犹如身临其境,可通过触摸一体机查询阅读古书籍,欣赏名家古籍书法、国内外名画、出土文物等作品,尽享数字阅读乐趣。
  而在天津市河西区少年儿童图书馆,一系列针对少年儿童的体验型阅读空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这是我们在实现图书馆阅读体验的多样化,推动阅读方式的变革,促进图书馆创新阅读的发展方面的一种新尝试。 馆内设有3D立体书、VR体验、 定格动画制作体验等多种体验设施,能够让少年儿童读者们体验到立体的、多元的、互动式的阅读方式。这种动手动脑亲身体验式的阅读,为小读者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学习平台和途径,提升他们获取知识的兴趣,帮助少年儿童全方位地拓展视野,让孩子们爱上图书馆,也让家长们体会少儿图书馆对孩子们在视界开拓 、 学习锻炼和性格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 , 为亲子互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机会。”刘霄说。
  位于人民公园儿童游艺区旁的西岸相声剧场,成立于2011年8月, 其不仅是河西区首个相声曲艺专业演出场所, 也是天津市第一家开设在公园里的相声茶楼。由原先的公园小剧场改造而成, 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共两层,一层为演艺大厅,二层为包厢。主场演出团队为自己打造的“天广乐”相声团,近年来知名度不断提升。
  “我们会根据观众的喜好来制定节目。来我们这的年轻人和外地人比较多,所以在今年‘十一’期间,我们特意安排了一些节奏快、包袱多的相声。此外,为了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在提供瓜子、茶水等传统食物外,还增添了冰激凌的售卖。”西岸相声剧场负责人吕晓明告诉“津云”—前沿新闻记者。
  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河西区制定出台《河西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意见》,先后建成西岸艺术馆、西岸·金逸国际影城、西岸书屋、西岸相声剧场等一批文化场馆和文化实体,制作并成功上映《九河入海》《封神传奇》等影视作品,创办西岸艺术节、西岸图书节、西岸马三立舞台艺术节等十大品牌文化系列活动,西岸特色文化产品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陈塘科技创业基地、海华创意基地等文化产业实体规模不断壮大。依托市文化中心平台,高端艺术演出精彩纷呈。影院、剧院、歌舞娱乐、酒吧、网吧等大众文化消费场所众多,经营良好。出版传媒、会展博览、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产业聚集发展,形成群落。
  其实,河西区图书馆、西岸相声剧场只是河西区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一个缩影。5年来, 河西区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13个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144个社区文体活动室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区、街、 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形成“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2017.10.17
                         (新闻来源: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