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研究  
 
 
 

  4、功能置换,促进工业遗产焕发第二春。
  明确保护与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因地制宜挖掘工业遗产的现实价值 。具体做法包括 :(1)改建为专业博物馆。如 ,在1901年建立的茂新面粉厂旧址上成立“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2)改建为主题文化公园。如,正在建设的芙蓉湖公园就是一个以米市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它保留了部分与米有关的工业遗存。历史上,无锡是全国的四大米市之一。(3)改建为社区历史陈列馆。这一类功能置换主要与房地产开发结合进行 。如,中大房产有限公司在开发建设颐和湾小区时,涉及到民国期间“中国银行无锡分行”、“锡金钱丝两业会所”两座工业遗产建筑。在文保部门的协调下,公司出资3000万对两座建筑及周围环境进行保护性修复,建成开放的社区历史陈列馆,展示小区地块的历史。此举赢得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小区房价比预计高出1/3,并且很快销售一空。(4)改建为文化艺术创意中心等。如,民国时期中国蚕丝公司无锡蚕丝仓库被艺术家们看中,在此创办了“北仓门艺术生活中心”。(5)原生态保护 。目前,正在着手利用长盛工具有限公司的工业遗存建立手工业保护基地,建成后,用当年的生产工艺开发旅游纪念品。
  5、突出重点,积极实施工业遗产保护五大工程。
  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基本方针“护其貌、显其颜、铸其魂、扬其韵”的指导下,开展五大工程:一是构筑一条沿运河两岸,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遗产人文景观带。二是建设中国民族工商业、乡镇企业两大发源地专题博物馆。三是选择历史厂区,进行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的功能置换,创办艺术设计园、工业设计园和文化产业园。四是利用工业遗存,建设无锡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四大支柱行业博物馆:米市博物馆、纺织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和钱业博物馆。五是在江阴、宜兴、锡山、惠山、滨湖区等五个市(县)区,分别选择1—2家历史较长、影响较大、遗存保护较好的乡镇企业,实施整体保护。
  6、各方动员,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坚持以政府为主,积极探索全社会参与工业遗产保护的新路子。一是大胆吸引民间资本对工业遗产实施功能改造。如北仓门生活艺术中心的创办就吸纳了民间资本。二是纳入工程建设支出范围。规定,凡涉及地块拍卖、旧建筑拆迁的工程,均须文物主管部门前置审核。如发现涉及有保护价值的工业遗产,由文保部门提出保护要求,工程单位出资修缮 ,政府在相邻地块的开发上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三是产权拥有者或使用人保护 。坚持 “谁使用、谁保护”的原则。四是广泛开展社会征集活动。从九十年代开始先后三次发布“征集保护近代工商行业、乡镇企业文物的通知”,组织专业人员,设立专项征集经费,启动百年工商文物的征集保护工作,先后开展数十次普查征集活动,共征集收藏近代文物五千余件。五是重视保护文献资料。力求保护百年老厂的厂史档案。对有条件的企业,帮助设立厂史档案室。专门建立了工商档案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