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
|
|
|
|
 |
|
|
文博见闻 |
|
|
|
|
河南省鹤壁市浚县出土彩陶镇墓俑 |
|
|
|
|
近日,浚县一建筑工地在施工中挖出一件奇特的彩陶镇墓俑。专家初步判断,此镇墓俑最晚为明代烧制。
该彩陶镇墓俑高75厘米,宽26厘米,陶俑脚踏梅花鹿,以喻福禄寿之“禄”,取吉祥之意。该俑具有典型的明代风格,但同时还有南北朝和唐代怪兽的风格。
据了解,镇墓俑一般是贵族阶层下葬时的陪葬品,是我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一种怪兽,是为震慑鬼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侵扰而设置的一种冥器。镇墓俑的制作,早期为木质、骨质,陶质极少,以后主要为陶质和唐三彩。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隋唐时代,唐朝末期逐渐消失。此次发现的陶质的镇墓俑在全国也不多见。
2006-11-20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信息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