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纹铜鼓(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铜鼓是氏族和首领的财富和权力的象征,用于庆典、祭祀等重要活动。 这件铜鼓的鼓面装饰着4个立体蛙纹, 柱形底座装饰着秤、锤、钳、吹火管等工具,以及象、螺、鱼、蟹等动物纹饰和稻穗等,表达了祈祷丰收、万物繁盛的涵义。
装有陪葬品的铜盖盅(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铜盖盅形似提篮,用于盛放陪葬品,下葬于墓葬中。 这件铜盖盅保持着出土时的原貌,里面的陪葬品为6件铜矛、1件犁铧和2件铜斧。
由中国首都博物馆、 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传统与风情——越南铜器展》将于2008年2月2日至2月28日在首博地下一层A展厅向公众展出。记者提前了解到,这次首博的越南铜器展览是我国和越南交换展项目的第一步。 在今年北京奥运会之后,首博也将选送藏品赴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让精美的文物成为两国友谊的使者。
越南与我国一衣带水,两国文化交流绵延2000余年。为了进一步加强两国文化交流、巩固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首博特意向越南国家历史博物馆引进该展览,将该馆精心挑选211件铜器精品呈现给首都人民, 让市民在春节期间享受富有越南传统与风情的文化盛宴。
越南民族制造与使用铜器的历史悠久,越南铜器既有鲜明的特色,也表现出与其他外来文化之间的渗透与交融,其所体现的铸造工艺、社会生活和文化思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越南古代文化所达到的高度。
这次“传统与风情——越南铜器展”全景地展现了越南从2500年前的铜器时代直至20世纪初期的铜器发展历程。其中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铜器体现了越南古代文化和中国东南百越文化的血缘关系,典型器物如铜鼓等。
公元初的铜器如铜鼎、铜壶则与中国的铜器极为相似,体现了两国的密切交往。公元10世纪后越南独立,铜器也体现出了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这些铜器充分反映了越南文化的非凡成就和鲜明特点。
“越南铜器展”重点文物
人形柄铜短剑(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
剑锋已残,剑柄呈立姿人形,双手叉腰,辫发后垂,额系头巾,戴有耳环和手镯,胯下系一带,体现了当时东山文化居民的装束特点。
铜瓮(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
这种大型铜瓮一般作为葬具用于盛放尸骨。这件铜瓮纹饰精美, 器身、 器盖上有四组男女交媾纹饰,表达了对生命的渴求,对繁衍的祈祷。
象纹铜钟(公元前5世纪-公元1世纪)
这种顶部如羊角一样的铜钟在中国东南地区的百越文化也有发现。但这种铸有立体象纹的羊角铜钟则非常罕见,富有地域文化特点。
2008-02-03
(新闻来源: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