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方便孩子上学,衙前镇新林周村着手拓宽一条村道,不料刚开始施工,突然被文物部门叫停,原来,这条村道下竟然保留着古代海塘遗址。
这条村道宽两米多,人走在道上,可能觉察不出它的特别,路面铺着的是泥土砂石,可是下到旁边地里,从侧面看这条村道,你会发现路基是由巨大的石块垒成的, 约500米长,虽然当中的一些石块边角风化厉害,但整条路基仍有六七处保存得相当完整,石块整齐地排列着,讲述着一段沉睡的历史。
据一些年长的村民回忆,“文革”前这些石块还是裸露在路面的,文革时人们用砂石将路面铺平夯实。“传说这个地方曾是海洋,不好种植,是张老先生拦海造起这海塘。”村民口中的“张老先生”说的就是北宋时的“张夏”,记者后来查阅了相关历史资料: 当时杭州一带海塘多为柴塘, 柴易腐,不耐久,张夏专门组织人力采石修塘,并创筑竖立式石塘12里。
村民们说,“以前生产队的时候,村民养猪造猪棚,也到这里来挖石块,所以有些地方的石块就缺了。”
新林周村委会副主任周欢明说, 其实村内一直有“皇塘”等说法, 但并不知道这些石块还是文物。经过多年风吹雨打,这条村道的基石基本没动,整体保存得还不错,从一些完整的石块可以看出古代工匠高超的建造水平。“为了防止塌陷,还专门利用了‘定石’,使其变得牢固,如今的石匠也采用此法。”
记者从区文物部门了解到,杭州古海塘最初为北宋时期建造,又经过多次重修。可以肯定的是,新林周村的这处遗址属于市级保护文物,它们应该是北宋海塘遗址的一部分,其中可以确定有明清时期修建的海塘,但具体年代还需要进一步调查确定。
2008-11-20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