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整修的“老洋楼”重放异彩,新建的“新洋楼”推陈出新,这种组团聚集式的洋楼建筑,洋味儿足,使天津成为全国“洋味建筑”最突出的城市。据介绍,今后天津市将继续建设一批“新洋楼”,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展现天津特色,彰显天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天津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的西式建筑。近年来,本市深入开展小洋楼的保护开发工作,依据“修旧如故”原则,为每幢小洋楼都制订了高标准的建筑整修要求。截至目前,共整修小洋楼700余幢、100余万平方米。在大力保护整修的同时,本市还坚持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v近年来在中心城区新建了200余幢小洋楼。这些新洋楼建设遵循了区域内仅存洋楼原来的风格特色,但又不完全拘泥于原来风格,进行了推陈出新,融入现代风格、加注中国元素,使城市建筑特色非常突出。
据风貌建筑史专家、市风貌办研究室主任金彭育介绍,本市近年来整修和新建了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都罕见的大量洋楼建筑,实行高标准的要求、高标准的设计、高标准的施工,已经形成区域性、组团式的聚集效应,体现了传统的传承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天津特色的展示,凸显了天津的城市特色与风貌。
2009-12-08
(新闻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