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裴钰:国家海洋博物馆有望成为天津的文化地标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国家海洋博物馆落户天津,这是过我首座国家级、综合性、公益性的海洋博物馆,也是天津的首座国家级博物馆。 4月21日,人民网天津视窗约访天津市历史学学会理事、著名人文学者裴钰,畅谈国家海洋文明,从文化及历史的角度解读在天津建立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战略意义。访谈中,裴钰以“崛起中国视野看天津”为题,探讨如何重塑崛起大国的海洋价值观。
  裴钰表示,与国内很多城市相比,天津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文化名片,无法与其“经济第三极”的定位匹配。天津的许多建筑景观面临着规模层次不够高、特色差异不够大的窘境,难以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而此次国家海洋博物馆落户天津,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有望在未来成为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地标。首先,这是首座落户天津的国家级博物馆,层次足够高;第二, 这是我国首座综合性的海洋博物馆,差异足够大。 裴钰说,城市崛起的基础是文化,动力是经济,历程是发展。因此,文化不稳,则城市发展的基础也不稳,没有文化地标的城市是难以想象的。建设国家海洋博物馆对天津而言是难得的契机,使天津有机会寻得自己的文化地标、城市品牌。
  作为一个在其他城市生活又长期关注天津发展的学者,裴钰也对此次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建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裴钰表示,文化是城市的前生,发展是城市的今生,因而天津迫切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文化。而在天津文化发展的过程之中,有几点至关重要。
  首先,创新能力要足够强,同时要感到压力。文化要为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服务。文化在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上是大有可为的。
  第二,强化地区意志,重视创新理念。裴钰特别呼吁,此次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建设要重视“文化先行”的力量,充分利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建设时间,着力打造天津的文化名片。
  一是要有坚定的地区意志,一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地标。
  二是要优化运作机制,加强学术创新能力。由天津牵头,打破地域局限,统领全国,集全国学术之力与资源之力,共同来建设国家海洋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天津要敢于肩负重任,要善于提出要求、提出规划、提出希望,以开放的心态来打造这个大项目,这也是与天津“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定位相吻合。裴钰特别提出要“以崛起中国的视野来看天津”,切忌闭门造车。而天津的文化界及历史学界在这个项目上也是“责无旁贷”的,定要全力投入其中。

                                           2010-05-04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