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此间大运河遗址保护研讨会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16日向本社记者表示,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大运河眼下正面临人为与自然破坏的双重威胁。
据了解,国家文物局和山东济宁等方面正在努力,力争在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将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单霁翔表示,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力度,大运河作为中国首批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在中央财政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予以了适当倾斜。但是,不可否认,大运河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为与自然破坏的威胁。
单霁翔认为,大运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载体, 两岸生活的民众演绎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大运河及其流域的河道、水系、航运、码头、船闸、历史城镇、 街坊社区,串联起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族群。 因此应将其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有利于大运河的科学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
单霁翔表示,文化遗产的创造、发展和传承是一个历史过程。当代人并不能因现实的优势而有权独享,甚至随意处置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只有当地民众自觉、倾心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才有尊严,有尊严的文化遗产才有强盛的生命力。
2010-07-18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