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皇图岭东汉墓群发掘结束 出土文物300余件

 

  历时2个多月,攸县皇图岭镇谭家村鹅形岭墓群野外发掘工作全部完成,共发掘古墓15座,出土文物300余件。据市文物局分管考古工作副局长陈晓华介绍,这是自1985年攸县网岭墓群发掘后最大规模的墓群发掘。
  墓主应为富裕平民
  据陈副局长介绍,这次发掘的15座墓中,均未发现尸骨及葬具。他解释,这主要是因为株洲地区的土壤均为红壤,带有较重的酸性,把尸骨与葬具都腐蚀掉了。而由于当时的墓葬很少使用墓志铭,这次除纪年砖外,未出土其他带文字的器物,只能从墓葬规格与出土器物粗略推断墓主的身份地位。
  其中6号墓室出土2把铁剑,4把铁刀,与其他墓室中砖石带有纹饰不同,该墓砖石均为素面砖, 墓中还发现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期的货币——货泉。由此推断,墓主很有可能是出身东汉初年的行伍之人。
  而其他墓室均推断为当地较富裕平民之墓,“当时并不流行聚族而居,因而不一定属同一氏族”。
  多为东汉中晚期墓葬
  陈副局长称,除6号墓可能是东汉早期所建以外,其他14座古墓年代应均为东汉中晚期, 其中在4号、7号和11号墓中共出土三种纪年砖,已辨认两种为永寿二年和建宁元年,均属东汉晚期。而11号墓出土的纪年砖年号第二字难以辨识,据陈副局长分析,东汉以“建”字开头,达五年以上的年号有两个,分别为“建初”和“建安”,从其墓室结构与陪葬品推测,应为东汉晚期的“建安”。
  值得一提的是,在4号墓中同时发现永寿二年与建宁元年两种纪年砖,这两个年份相差十余年。 陈副局长称,在他数十年的考古经历中也是第一次见到,而也未曾听说其他的考古发掘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其原因也仍难断定。
  11号墓建有排水系统
  此次发掘的15座汉墓各具特色,这也反映了当时的厚葬观念。例如在几座墓室中,均出土陶制猪圈模型,可清晰看到喂猪槽和进食的小猪,惟妙惟肖。而首次发现的陶饼也被专家猜测可能是仿照当时贵重货币金饼而制的冥币。
  另外, 考古人员发现11号墓配套埋设了排水系统,“我们挖了5.8米,推断还有20米左右,在古代,把这么长一段‘排水管道’埋设到近3米的地下,对于平民墓葬来说,算很精细了”。
  陈副局长介绍, 本次发掘出土的300余件文物以铁器、铜器和陶器为主,其中包括2把铁剑,5面铜镜,出土物品较为丰富,而这些墓葬的形制结合出土的纪年砖,可作为以后考古工作中对东汉晚期墓断代的时间标尺。
  目前,考古工作已进入室内整理阶段,考古人员将对出土文物进行修复、编号,并作进一步研究。

                                           2010-07-18
                                        (新闻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