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四合院格局青砖灰瓦 天津杨柳青6座“大宅门” 10月亮相

 

  记者从天津市西青区有关部门获悉,作为天津市20个服务业重大项目之一, 杨柳青民俗文化旅游区大院文化区项目正加快修缮,目前,大院主体已完工,董家、周家、曹家、 久家、韩家及张家六个大院以及关帝庙、税局、水局、私塾等一批重点院落预计10月份对外开放。
  这些大院大多为几进几出的四合院格局, 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风格和色调上追求古朴, 建筑特色均为青砖灰瓦,并按照“清式营造法”施工修复,将每个大院、胡同、街道都按历史原貌复原, 使其再现昔日“大宅门”的风采。
  现场感受“老豪宅”: 时光倒回明清时代
  在大院文化区,高10余米的一座牌坊,高高耸立在道边。其背后一座座灰色、气派的宅院鳞次栉比,古朴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猪市大街、估衣街等街巷穿错、曲折幽深,衬托青石台阶,生漆大门,董家、刘家、曹家、 周家等大院比邻,再加上古树名木,高高的围墙环绕,令人非常想踏入这些深宅大院一探究竟。远远望去,这些街市景象与大宅门交错映衬, 俨然一幅明清时代的生活画卷。
  各个大院因位置、方位等不同,格局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味道。 周家大院是大院区内最大的一个院落,达4000余平方米,门口两个门墩上的浮雕、高大的门楼,显示出大户人家当年的气势。走进这座四合院,首先看到的是一道精雕细琢“福字”的石墙“挡”在面前,这座“影墙”刚刚被修缮完毕。四进院落的建筑错落有致,是其最大的特点。虽历经风雨,但董家大院却是保存最完好的院落。目前已完成了其屋瓦、 墙面等修补,开始铺设地砖, 已有了富丽堂皇的感觉,其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整体为“田”字形结构。一条长约百米甬道直通大院深处,由此望去,两进四个院落的建筑格局尽收眼底。院子基本保持了原貌没有进行大的改动,据施工人员介绍,砖都是老房子上面拆下来的,请石匠雕刻成需要的形状使用,还有木头,梁架结构,都是原先的,使其有历史感。
  发展方向:凸显旅游功能
  该项目将建成以地方民俗、传统字号、历史遗存、历史公建为特色,以文化展示、旅游休闲、商贸购物为主要功能的民俗文化旅游区。比如有的大院辟为各类民俗陈列馆和民间艺术珍藏陈列馆,有的辟为老商号以及艺术工作室等,集中展示杨柳青的地方民俗,凸显旅游功能。
                                           2010-08-16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