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圆明园全球倡议归还文物
英法联军后裔首次捐还中国文物


 

  在18日纪念圆明园罹劫150周年的晚会上, 公园管理方向全球发出流散文物倡议书,呼吁全球持有圆明园文物的个人和机构返还文物,呼吁全球热爱和平人士共同抵制对圆明园文物的拍卖、交易等活动,同时呼吁全球各学术机构共同做好圆明园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传播和利用工作。
  这份倡议书将陈设于圆明园,进行为期一年的展示和签名征集。当晚,成龙受聘成为圆明园文物回归形象大使,并第一个在倡议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活动现场,新西兰一个家族还向中方捐赠了一对流散海外的小瓷瓶。据了解,捐赠者是英法联军后裔,这是英法联军后裔首次向中国捐赠文物。圆明园管理处主任陈名杰估算,圆明园流散的文物在150万件左右。
  晚会现场,包括青铜器、瓷器、 石刻和佛造像在内的多件已经修复的圆明园文物得以展出。今年3月下旬,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圆明园管理处启动了出土文物修复工作, “原料”是3万多块残破的瓷片,它们来自历年遗址整修和考古勘探。当晚,已修复完成的130余件文物被交还给圆明园管理处。
  同时,《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试读本向社会发布,首次大规模向中国读者披露那场劫难的历史理解和原始资料。据介绍,译丛参照160种英法史料,对抢劫焚毁圆明园的过程及文物流向有着详尽描述,可填补我国相关史料之缺。

                                          2010-10-20
                                       (新闻来源:渤海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