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蓟县长城墙体下沉或“起酥碱” 保护规划年底出台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但由于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原因,天津市辖域内的长城出现了墙体的碱化和下沉,亟待保护。昨日,从天津市规划部门了解到,目前已经启动了长城天津段保护规划的编制,预计将于年底前编制完成。
  蓟县长城为明代修建
  据介绍,长城天津段全部位于蓟县北部山区,东起钻天峰,与河北省遵化市明长城相接,向西止于黄土梁大松顶,与北京市平谷明长城相连,有战台敌楼、边城掩体、八卦关城、古寨营盘、水关烟墩等防御设备。
  调查发现,天津市域内明长城主线墙体自东向西划分为赤霞峪、古强峪、船仓峪、青山岭、车道峪、黄崖关、前甘涧七个段落。除黄崖关段为砖质外(1987年修复),其余六段墙体均为石质(未修复),推测垒砌长城的石块应为就地取材。专家推断,天津市域内的长城本体、附属设施、相关遗存的修建年代均为明代。
  八卦关城损毁严重
  “1984年,天津市修复黄崖关长城指导委员会成立,黄崖关长城自修复以来,还相继创建了八卦迷宫游乐园、台北碑苑等景点。”蓟县黄崖关长城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赵志立表示,“不过,毕竟20多年过去了,由于风雨侵蚀,加之财力有限,缺乏基础性大修,目前长城建筑物及墙体损毁严重,地面坍塌下陷,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赵志立表示,八卦关城四座城楼于1987年被恢复,但目前四座城楼均有不同程度损毁。损毁最为严重的东城楼出现整体倾斜,已经关闭多年,亟待维修。此外,八卦关城南楼的柱脚、屋顶、墙皮、彩画损毁也较严重。除八卦关城四座城外,八卦关城内部八卦迷宫游乐园和百将百家碑林碑廊建筑物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残损。
  长城墙体碱化下沉
  “长城墙体损毁主要因为碱化和下沉。 北极阁以西长城墙体的阴面有近300米的墙体‘起酥碱’。关城西城楼和西墙马道因排水不畅和基础原因,均出现下沉现象。”赵志立说,由于长城内部建筑物和墙体存在着损毁现象和安全隐患,建筑、文物和长城专家多次建议对其进行保护性维修。专家建议,长城东、西、南、北四座城楼需全部拆除重建,迷宫及微缩景观需小型修缮,长寿园和碑林碑廊及主展厅需揭瓦重修,景点内游步道需更换仿古大砖,碑廊需重新油漆彩画,主体城墙需基础加固,更换碱化的墙体大砖等。
  保护规划年底前完成
  2006年12月1日,《长城保护条例》开始实施, 规定长城上禁止从事取土、取砖(石)或者种植作物、刻画、涂污;禁止在长城上驾驶交通工具, 或者利用交通工具等跨越长城;禁止有组织地在未辟为参观游览区的长城段落举行活动等7种活动。记者从天津市规划部门了解到,目前天津市已经启动了长城天津段保护规划,将对天津市范围内的长城制定详细、科学的保护方案,该规划预计年底前编制完成。
                                           2011-12-06
                                         (新闻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