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近五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经过全市普查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本市圆满完成了普查准备工作、实地调查、资料整理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这次文物普查工作中,河北区代表天津市接受了国家文物局“三普”验收专家组的验收,成为我市首个通过国家文物局实地文物调查阶段整体验收的区县。
经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验收核定, 这次普查河北区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5处,其中复查56处,新发现59处,新发现占普查总量的51.3%,文物总量由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的84处,增加了31处。
从普查结果看,目前河北区是天津市内文物门类最为丰富的区县之一,涵盖了六大类中的三类,特别是含盖了“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7项小类中的14项, 这充分反映了河北区在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 其中在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中,“顺直水利委员会旧址”因其在众多方面开创了中国水利发展之先河,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而被选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
2012-08-13
(新闻来源:天津政务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