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天易示范区的两条主干道大鹏西路、湘莲大道正在加紧建设中。 昨日, 记者从湘潭县文物部门了解到,去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线路内的雷公塘共发掘22座西汉墓葬,沿线的文物发掘工作暂告一段落。
2011年7月、 10月, 考古人员对线路内文物进行发掘, 共清理23座墓葬, 主要为战国和西汉时期的, 其中西汉墓葬7座。今年3月,考古人员再次进场,工作时间一个月,此次任务主要是雷公塘墓群的发掘,共清理15座西汉墓葬。
雷公塘为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近长方形台地,因附近有一大塘而得名。台地因当地居民取土、建房破坏严重。大鹏西路在台地上为东西向横穿,长约400米;湘莲大道为东北—西南向斜穿,长约250米。
本次发掘的15座墓葬,均为土坑墓,其封土、墓道多已被破坏,部分墓葬已近底。从发掘品来看,这批墓葬的时代为西汉至新莽时期, 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期为西汉早期,墓葬数量6座, 为单室土坑墓,多无墓道,部分墓底有横向枕木沟。随葬品多出泥质灰陶,器物组合较简单,以2-4套鼎盒壶钫罐为主,伴出泥钱、泥金饼、铁剑等。
二期为西汉中晚期至新莽, 墓葬数量9座, 以单室土坑为主, 出现夫妻同穴合葬墓,多有墓道,多数墓底有纵向枕木沟。 随葬品中前期的鼎盒壶钫仍有出现, 但多为一套。 主要器类为硬陶坛、 罐,陶灶、井、灯、熏、谯壶、双耳罐、铁釜,伴出滑石璧、铜镜、铜钱、泥钱、泥金饼、铁剑、刀、弩机等。
考古工作者在雷公塘共发掘22座西汉墓葬。根据其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大致可分出一期墓葬11座,二期墓葬11座。
2012-08-31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