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性展览的概念和类型是什么?它的功能和发展方向是怎样的?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60余家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和代表11月9日汇聚杭州, 出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委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聚焦这一中国博物馆理论界和设计界关注的前沿问题。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浙江省文化厅、省文物局巡视员鲍贤伦,中国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主任陈浩出席会议并致辞。
会上,宋新潮作了《什么是好的博物馆展览》的报告。他指出,随着中国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博物馆举办好的展览不仅是博物馆的内在发展需求,更是群众文化需求增长的迫切要求。他从优秀博物馆和博物馆展览的评价入手,强调对藏品及相关问题的深入拓展研究与展览主题和内容的创新是提高展览质量的关键环节。他勉励全国博物馆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与目标,以专业团队和丰富的藏品及对藏品有效的保护展示能力,与公众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关系,实现博物馆确立的发展管理目标。
2008年9月成立的中国博协博物馆学专委会, 一直致力于创造学术条件,引导深入的和前沿性的学术交流。本次会议共收到60余篇论文,主要涉及五方面的内容:原创性展览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藏品建设、策展人员和宣传教育。研讨围绕展览的创新性展开,与会人员认为,原创性展览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学术性、思想性、通俗性和精品化等特质,严格建立在博物馆学术研究、藏品研究、策展和观众调研等博物馆各项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对展览原创性研究的开展有利于深入挖掘博物馆馆藏文物内涵,进一步发挥馆藏和区域特色。在近些年博物馆之间横向联系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加强对“自家”藏品的深入耕犁,有利于在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不断深化的当今时代,以原创性展览等业务活动带动博物馆机制改革和事业体制改革向深处延伸。
本次会议由浙江省博物馆承办,年底前研讨成果将结集出版。博物馆学专委会下一届学术年会将于明年在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主题确立为“博物馆与教育”。
2012-11-15
(新闻来源:国家文物局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