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天津滨海新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19件文物成国家珍贵文物

 

  记者从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了解到,近日,天津滨海新区文博系统首次组织了文物藏品专题研究定级工作。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的19件馆藏文物被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其中,大沽铁钟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沽口炮台遗址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博物馆不断加大博物馆管理及文物保护工作力度,2014年初,文物藏品定级工作正式启动。今年2月,天津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组织文物鉴定专家组, 对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拟推荐定级的85件藏品进行了评审、鉴定和定级工作。经过现场勘查、最终鉴定等工作程序,最终将19件馆藏文物鉴定为国家珍贵文物。其中,大沽铁钟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两门十九世纪英制铁炮被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克虏伯炮轮及15门明清铁炮被鉴定为国家三级文物。
  记者了解,大沽铁钟铸造于清朝光绪十年(1884年),曾被悬挂在大沽口北炮台,高65厘米,直径58.5厘米, 重105公斤。铭文中有“海口大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图巩固”等字。据史料记载,这口铁钟是英国人在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攻陷天津塘沽大沽口炮台后,作为战利品被掠夺到英国,后在出征海军士兵较多的朴茨茅斯市收藏。2005年,经过多方努力,大沽铁钟重回故里。
  据了解,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文物定级工作系滨海新区文博系统内部首次进行的文物藏品专题研究,对于文物价值评估、文物保护工作都具有深刻的意义,标志着滨海新区藏品管理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链接
  根据我国文化部颁布的《文物藏品定级标准》,文物藏品分为珍贵文物和一般文物。珍贵文物分为一、二、三级,具有特别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代表性文物为一级文物;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二级文物;具有比较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三级文物。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为一般文物。
                                          2014-04-15
                                        (新闻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