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即将迎来我国第9个“文化遗产日”。为进一步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守望宝贵的文化情怀,天津市文物管理中心与天津日报从即日起推出“探访‘国保’感知美丽天津”专栏,每天向读者介绍一处天津范围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8期的连载中,请读者跟随我们的笔端进行一次深度的文化之旅,在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中,展现我们这座城市宝贵的文化财富,感知美丽天津。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文化遗产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系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大餐。
天津作为我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天津有一万年以上的人文史,一千余年的城市史,一百余年的近代史,不可移动文物的年代序列完整。为了让市民近距离了解文化瑰宝,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天津日报此次推出的专栏聚焦本市现有的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既有古建筑如被誉为“千年古寺”的蓟县独乐寺,也有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如有“海门古塞”之称的大沽口炮台, 也有全国所见分布面积最广、 体量最大的辽代民间石刻造像群——千像寺造像群,还有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如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群……这些珍贵的遗产以其独特的历史意蕴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日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注,与市民文化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基础。
本专栏的刊出也得到了达仁堂制药厂的大力支持。今年, 恰逢达仁堂建厂100周年。乐氏第12代传人乐达仁先生于1914年在天津创办达仁堂一炮打响,随后在天津河北区大经路(今中山路)创建达仁堂工厂,全国第一家中药工厂在达仁堂诞生了。
如今, 达仁堂以行业领先的发展业绩,先后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 企业管理奖,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荣获中华老字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系列国家殊荣。达仁堂制药厂独家生产的清宫寿桃丸,已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津门唯一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药品种,填补了本市在养生保健领域的一项空白。
达仁堂制药厂厂长李燕钰说,中药是我国医药文化的瑰宝,复兴中药是中华民族,更是达仁堂这个百年老字号义不容辞的责任。5月26日,达仁堂制药厂将迎来建厂100周年华诞,全体达仁堂人立下“百年达仁堂,中药中国梦”的誓愿,让传统中医药更好地造福百姓。
2014-05-25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