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塘沽火车站隶属原北京铁路局,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新华路128号,现名为塘沽南站,它是中国现完整保存的最早的火车站,是原唐胥铁路延长线的端点,于1888年4月建成。是我国最早自主修建的铁路——北洋铁路上的一座车站。2013年5月,国务院将塘沽火车站旧址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沽火车站旧址现保留有完好的砖木结构单层建筑群和系列站区设施,占地25930平方米。坐东朝西,与铁轨延伸的方向平行排列。南北长130米,东西宽18米。屋顶原是双坡铁楞瓦顶,现为灰色瓦屋顶,最高处距现在的地面15米,墙体用青砖砌造,白灰做灰口。欧式木制门窗保存完好。旧址建筑中有一处50余平方米房间保持了原有的室内装饰风格:木质地板,木质大方格子式墙裙,白灰抹墙,白灰抹顶棚,石膏线装饰棚顶。
旧址主体建筑物原房间布局中有四个候车室,每个室内面积约200平方米;6个大房间,每间约60平方米;其余均为小型房间, 有十几间。除候车室外,还包括办公室、货运室、运转室和食堂等。从候车室东门通向月台要经过一段长60米、宽3米的长廊。长廊顶子由17根方形木柱和装在对应位置墙上的17个铸铁承架支撑而成,方柱下有水泥筑的方形柱础。
距旧址主体建筑南缘180米处 (铁路西侧), 有一长11米、宽6米, 砖混结构的小二楼。 上下层之间的东侧水泥圈梁刻有“TANGKU”(塘沽)站名标志。该小楼首层为历史建筑物,原为青砖墙,水泥顶平顶平房,后经改造加层成为现今小二楼。
“塘沽站”是开平煤炭和北洋海防线军队、军火调运的重要站点,曾成为中外航商和日本侵华的物资转运枢纽。1958年根据运输生产和行政管理方面的需要,与新河站合并,塘沽站改称“塘沽南站”,新河站改称“塘沽站”。改名后塘沽南站划归塘沽站领导,现用于货运。
塘沽火车站历经中国近代以来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至今尚保留有完好的原主体建筑物和一应站区设施,目前是天津铁路分局仍在使用的一个四等车站。它见证了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史。保存完好的欧式风格建筑,对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建筑艺术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朴素、简洁的造型,愉悦的空间富有时代的风格,都使其成为滨海新区一道优美的风景。
2014-06-10
(新闻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