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动态>>文物博览>>
 
     
       
  文博见闻  

国宝文物新呈现 全国首座纯数字博物馆亮相古运河畔

 
 

  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甚至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这些令人神往的艺术殿堂中的一些国宝级文物,被“搬”到同一个地方,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活起来”,近距离多角度全方位地呈现给观众。这个地方就是20日开馆的大运河数字博物馆,这是全国首座纯数字化博物馆。
  坐落在南长古运河畔的N1955文化创意产业园里的大运河数字博物馆, 是台湾著名文化创意企业顽石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的扛鼎之作,历时一年多研发布展,投资额达2000万元。博物馆总面积2000平方米,分为天观厅、水观厅、人观厅、奇观厅四个分展厅,从京杭大运河独特的“人工”特质、运河之“运输”功能、运河与“人”的相互关系等方面,依次论述地理、交通、人文及精神四个层面,总体呈现3000年来大运河的独特历史脉络。
  何谓数字博物馆,顽石公司总经理郭正雄说,就是将博物馆藏品的各类信息,以数字形式进行展览,通过新颖的展场设计、3D影像科技、多媒体互动等手段向观众呈现,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起来。据了解,整个展厅共收集了1000多种信息资料,包括器物、书画、文献、 老照片、文创艺术品等。 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京杭运河图》、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水陆攻战纹青铜鉴、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康熙南巡图》第4卷和第6卷……这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堪称国宝的文物古迹,通过授权统统被制作成3D影像资料,让观众360度全视角欣赏。
  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在赋予文物影像和声音的同时,更设置了不少互动类项目。这里有大窑制砖过程体验;有米码头问答小游戏;还有“大头贴”拍照游戏,以运河景色为背景拍摄的数码照片,拍好后能立即发送到自己的电子邮件中。更有趣的是,还有一项人脸辨识技术,观众的“脸”被抓拍后,会在一旁的戏台、码头、餐馆等场景中“入画”。
  据悉,昨天大运河博物馆揭牌试运行,预计本月底将正式与观众见面。
                                       2014-06-23
                                    (新闻来源:中国文物网)